本报记者 苗 苗 通讯员 吕震艳 秦晓林
阳光、自信、爱运动,是同学们对丹阳市马相伯高级中学高三(4)班班长秦睿瑶的一致评价。秦睿瑶的爸爸是一名体育老师,从小跟着爸爸一起运动的她,全身上下都洋溢着青春活力。
秦睿瑶最感兴趣的体育运动非足球莫属。“足球是世界第一运动,运动员在激烈的对抗中展示着竞技体育的魅力……”谈起足球,秦睿瑶浑身是劲。秦睿瑶“追”了中国足球好多年,可国足的成绩始终不太理想。为什么中国十几亿人口,却凑不出一支拿得出手的球队?她把问题抛给了爸爸。爸爸告诉她:“咱们丹阳非常重视足球人才的培养,丹阳正则高中女子足球队三次获得中国中学生女子足球总决赛冠军,正则高中的女足为国家队、国少队、国青队和江苏省队先后输送了6名优秀队员,何不对咱们丹阳的高中校园足球运动发展情况进行调研,说不定能从中找到答案!”
在爸爸的指导下,秦睿瑶开始着手设计调查问卷,她从学生对校园足球的认同程度、感兴趣程度、影响校园足球参与度的原因等方面设计问题,向省丹中、吕叔湘高级中学、马相伯高级中学、正则高级中学和珥陵中学五所学校的同学发放500份问卷,向老师发放25份问卷,并将回收的问卷进行统计、分析,最后对影响高中足球校园参与度的原因总结为:行政直接干预、教育理念转变、学校设备提升、学生态度行为和家长观念变化。
在此基础上,秦睿瑶给出了研究建议——丹阳五所高中仍有足球运动生存的空间。学生参与足球运动中,学校起到导向作用,解决好升学考试与足球运动之间的矛盾,是全面发展教书育人的大事。
秦睿瑶的这份《全民足球进高中校园参与度的调查研究》得到评委的一致肯定,获得第35届江苏省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一等奖。“期待我的调研报告能对中国足球的发展起到一点点推动作用,也许未来的某一天,咱们中国足球队能像巴西队、阿根廷队那样,出几位世界巨星,在国际舞台上发光!”秦睿瑶憧憬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