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知道了
古诗里的化石新解

王小娟

“化石”在我国是近代才出现的词汇,但古人对化石的关注却不晚,早在春秋战国时代就有相关记载,还有著名诗人为化石写诗。

琥珀是最受古人关注的化石,我国收藏化石的历史可追溯到殷商时期。唐代诗人韦应物在《咏琥珀》里写道:“曾为老茯神,本是寒松液。蚊蚋落其中,千年犹可觌。”“寒松液”说明诗人认识到琥珀的成分。松柏科、豆科和南洋杉科等植物分泌的树脂滴落后,被深埋并发生石化作用,在一定温度与压力的成岩作用下,形成琥珀。琥珀中常有落入其内的昆虫等生物体,由于被树脂隔绝了外界的空气和细菌,最后与树脂一起成为研究价值很高的珍贵化石。最古老的琥珀差不多有3.2亿年的“高龄”,如果韦应物清楚琥珀的由来,可能“千年犹可觌”就变成“亿年犹可觌”了。

“南岩新妇石,霹雳压笋出。勺水润其根,成竹知何日?”北宋诗人黄庭坚的这首诗写在一个书法镇纸的左侧“脊”上,而镇纸的中央是一个名为“中华震旦角石”的化石磨光切面,形似竹笋。黄庭坚借“压笋”和“成竹”表达了对现实的不满和东山再起的愿望。

中华震旦角石是一种已灭绝的鹦鹉螺类生物的化石。这种生物和鹦鹉螺是亲戚,生活于距今4亿多年的奥陶纪。和鹦鹉螺一样,它在虫体生长时,会分泌硬体——壳。同样,这种生物也像鹦鹉螺那样,在壳体中间贯穿并连通一个细的体管,用以输送气体到各房室中,控制身体在水中上下浮沉。如果黄庭坚了解到这个化石的真相,会不会在诗中也加入寓意人生起落的诗句呢?

(本栏目由江苏省科普作家协会协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