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知道了
从“植物杀手”到“育种加速器”

董淑亮

自从人类掌握空间技术开始探索太空后,一直梦想能够实现“太空移民”。可是,人类在太空中居住,首先要解决吃的问题。如果依靠运输食物来满足生存需要,成本太昂贵。最理想的办法是在星空开辟“农场”,能长出适应太空生长的粮食、蔬菜等品种,为太空居民提供源源不断的食物,实现太空食物的自产自给。

植物生长离不开阳光。可在太空中晒太阳那可不是一件轻松的事儿。在没有大气层保护的太空环境下,强烈的阳光以及来自外太空的高能质子、阿尔法粒子这样的宇宙射线,会直接破坏植物的蛋白质和DNA结构,让它们无法存活。而如果光照不足,那又需要“太空农场”消耗更多的能源来给粮食和蔬菜照明。

虽然建设“太空农场”因辐射而困难重重,但是利用辐射进行太空育种已经迈出了坚实的步伐:把农作物种子或试管种苗送到太空,利用太空的特殊环境,使种子产生变异,再返回地面选育新种子,使植物具备高产、早熟、抗病力强等优点。目前,我国利用各类航天器搭载的植物种子已达30多批次,在千余种植物中培育出了700多个太空育种新品种,包括粮、棉、蔬菜、瓜果、牧草和花卉等。通过太空育种,还培育出了一批优良的新品种,如太空水稻、太空小麦等,它们不仅可以增产,自身的蛋白质含量也大大增加。太空青椒的维生素C含量提高了20%;太空黄瓜藤壮瓜多,瓜体又大又重;太空番茄比常规番茄增产了15%以上……

太空育种是当今世界农业领域中比较尖端的科学技术。目前,世界上只有美国、俄罗斯和中国三个国家拥有此项技术。在这方面,中国走在世界前列!

(本栏目由江苏省科普作家协会协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