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知道了
智解“难题”,让朵朵花儿竞相绽放

本报记者 周 琳 通讯员 王春林

“老师,这道题我听明白了!”盐城市亭湖新区实验小学六(23)班的数学课上,洪俪自信满满地走上讲台,化身一名“小老师”,与同学们分享题目的解法。自从郑云芳担任班级数学老师后,洪俪觉得数学超有趣。每次讲解题目,郑老师都会在黑板上展示两种解法供大家自由选择,“郑老师说解题方法就像去公园有不同的路线,找到最适合自己的那条路才最重要。”不仅如此,那些率先理解题意的同学,还能走上讲台成为“小老师”,分享解题思路。有趣的方法调动起洪俪的学习兴趣,每次上课她都打起十二分精神,学习也进步了很多。

出色的教学能力背后,是郑云芳日复一日的努力。作为既承担小学高年级数学教学,又负责学校人事工作的老师,即便工作千头万绪,她也从未停止学习的脚步。“只有不断学习,才能弥补不足,更好地服务学生。”郑云芳主动加入省、市名师工作室,利用课余时间“充电”。凭借扎实的教学功底,她所带班级的数学成绩始终在年级名列前茅,郑云芳先后获得区、市优质课竞赛一等奖,荣获“一师一优课”省级优课等荣誉,成为盐城市学科带头人、亭湖区名教师。

在班长顾峻豪眼中,郑老师的魅力不仅在课堂中,“在郑老师眼里没有‘好学生’和‘坏学生’,只有‘正在成长的学生’。”随着同学们年龄的增长,班级管理难度日益增大,顾峻豪很是苦恼。一次,顾峻豪向郑老师倾诉管理难题。郑老师没有急于给出建议,而是分享了自己当班主任的一段经历。有一届六年级毕业那天,一名女生哭着向郑老师求助,称钱包里的60元钱不翼而飞。郑老师一边轻声安抚,一边有条不紊地询问相关同学。整整一个上午的调查毫无头绪,“其实郑老师完全可以通过调取监控快速弄清真相,但她担心简单的‘真相大白’可能会给犯错的学生贴上难以撕去的标签,甚至影响其未来的成长。”顾峻豪说。

经过慎重考虑,郑老师决定发动全班同学一起帮忙寻找。很快,讲台上陆续出现了一张张皱巴巴的纸币。看着那只微微发颤的小手在人群中迅速缩回,郑老师心中有了答案。她目光温柔而坚定地对全班同学说道:“感谢大家找回了钱,希望大家无论走到哪里,都要记住诚信是人生最珍贵的财富,那是比金钱更重要的!”后来,一张写着“谢谢老师,让我有了改正错误的机会”的小纸条,悄然出现在郑老师的办公桌上。

这个温暖的故事让顾峻豪豁然开朗。他意识到,班级管理不能仅靠严格的制度,而需要像郑老师那样,用智慧去引导和包容。最近,顾峻豪带领班委增设了“容错机制”,将“纪律监督轮值小组”升级为“成长互助小组”,组员间互相提醒、共同进步,第一次违反纪律的同学会收到一张“成长提醒卡”,只要在一周内改正,同样能获得“进步积分”。在他的努力下,班级纪律越来越好了,同学间的关系也更加融洽。顾峻豪说:临近毕业,我更要抓住一切机会向郑老师学习,不光学习解题方法,更学习她为人做事的真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