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知道了
课间15分钟,打开校园“活力开关”

本报讯 “同学们,下课了,请走出教室放松身心。”上午第二节课下课铃声一响,南通师范学校第二附属小学瞬间打开了校园的“活力开关”:一、二楼的同学抱着球拍,冲向操场和校园东、西边新开辟的运动场地打乒乓球。二楼以上的同学则来到位于楼廊和天桥的运动区,在老师的组织下玩起了抽陀螺、跳格子、扔沙包等传统游戏。

新学期,根据江苏省教育厅统一部署,全省义务教育学校课间活动时间从10分钟延长至15分钟。以前,通师二附小五(6)班张熙然和小伙伴们课间去趟厕所都得一路小跑,“这多出来的300秒,像一块神奇‘橡皮擦’,擦掉了同学们的‘赶路慌’。”时间延长后,课间还成了同学们的探索时间,五(6)班周熠辰就利用课间时间,在班级科学角自制了彩虹喷泉实验瓶。

自2024年秋学期起,无锡市新吴区就在所辖39所义务教育学校推行“课间15分钟”。此前,无锡在全省学业质量名列前茅,可体质健康监测却排在全省倒数第三。课间,无锡市新城中学八(14)班侍冠男和同学们练起了八段锦,一招一式尽显从容与活力。“经过一学期的课间运动,班上很多同学都瘦身成功了。”要是不想运动,同学们还可以在走廊上的“流动美术馆”和“微型图书馆”里转转。“这里每月都会展出同学们的手工、绘画作品。课间活动增多了,大家交流的时间和话题都变多了,校园生活变得更加多彩。”不过,在推行过程中,新城中学发现开展运动强度较大的活动会对学生下节课的专注力产生一定影响。于是将课间活动分为轻运动与益智类活动,让同学们放松身心的同时也为后续的学习“保存体力”。

为了“挤”出每节课间的5分钟,各校“各显神通”。通师二附小把第一节课的预备铃提前了5分钟,优化晨间管理,为每节课间争取到了充足的时间。无锡市新城中学则把每节课从45分钟压缩至40分钟,老师和同学们的课堂效率大大提高了。家长们从最初的疑虑,到看到孩子因课间活动情绪更高、主动分享校园趣事,身体素质不断提高,也逐渐转为支持。

让孩子们快乐地走出去放松身心,也要“安全走回来”。无锡新城中学将走廊按年级划分活动区,安排教师、学生安全员轮值巡查;通师二附小在此基础上完善了校园运动安全事故处理方案,为学生们营造了一个安全有序的课间环境。

课间15分钟的调整看似微小,却映射出全社会对中小学生身心健康的关注。这15分钟不仅是同学们身体的“充电站”,更是让大家好奇心发芽、让友谊开花的大苗圃。

(记者 周 琳 通讯员  胡玉宝 施蕴哲 周亚萍)

南通师范学校第二附属小学学生在课间玩传统游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