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冈石窟位于山西大同城西16公里的武周山南麓。石窟依山开凿,东西绵延一公里。现存主要洞窟53个,大小造像51000余尊,规模宏大,雕饰奇伟,是中国最大的石窟群之一,也是世界闻名的石雕艺术宝库。
云冈石窟主要洞窟始凿于北魏年间,前后历经近70年之久。北魏地理学家郦道元在《水经注》中描述了其壮观景象。作为北魏时期的大型文化遗存,石窟艺术内容丰富,雕饰精美,是当时统治北中国的北魏皇室集中全国技艺和人力、物力所雕凿,是由一代代、一批批的能工巧匠创造出的一座佛国圣殿。它以壮丽的典型皇家风范造像而异于其他早期石窟,展现的佛教文化艺术涉及到历史、建筑、音乐等多方面内容,是中西文化融合的典范,代表着公元5至6世纪佛教艺术的最高成就,在中国乃至世界艺术史上占有重要地位。云冈石窟与敦煌莫高窟、洛阳龙门石窟并称“中国三大石窟”,亦与印度阿旃陀石窟、阿富汗巴米扬石窟并称为“世界三大石雕艺术宝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