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知道了
袖手旁观:旁观者的褒与贬

唐代诗人柳宗元年少成名,为人刚直,但是仕途坎坷,屡遭贬谪。韩愈和柳宗元意气相投,共同倡导了唐代的古文运动,并称“韩柳”。

柳宗元死后,韩愈为他写了著名的《祭柳子厚文》,不仅高度评价了柳宗元的成就,更为柳宗元不被重用鸣不平,“不善为斫,血指汗颜;巧匠旁观,缩手袖间。子之文章,而不用世。乃今吾徒,掌帝之制。”意思是,我们这些“不善为斫”的人位于要职,柳宗元这样的“巧匠”却只有站在一旁观看的份儿。这里的“缩手袖间”是在感叹柳宗元没有机会在合适的位置上发挥才能,并没有指责他“看热闹”的意思。

“袖手旁观”的固定形式,最早见于宋代苏轼《朝辞赴定州论事状》:“弈棋者胜负之形,虽国工有所不尽,而袖手旁观者常尽之,何则?弈者有意于争,而旁观者无心故也。”就是说下棋的人因为身处局中,对胜负没有把握,而袖手观棋的人却经常能够洞察。可见,“袖手旁观”最初是个不折不扣的中性成语。“观”本身就表达了一种置身事外的态度。可能受“作壁上观”等的影响,“袖手旁观”的使用范围越来越小,渐渐转化为贬义,现常用来指对别人的困难冷眼旁观,消极漠然。

(本栏目由江苏省中华成语研究会协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