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知道了
林巧稚:“万婴之母”

林巧稚,是中国现代妇产科学的奠基者和开拓者。她一生亲手接生了5万多个孩子,被称为“万婴之母”,为我国妇产科学界培养一代又一代优秀接班人。

 

怀着平凡的爱做平凡的事

1901年,林巧稚出生于福建厦门鼓浪屿,父亲给她取名“巧稚”,希望她一生灵巧而天真。幼年时母亲因病去世,这让她立志成为一名医生。1929年,她成为北京协和医院第一位毕业留院的中国女医生,开始了54年的从医生涯。

为了挑战女性不能拿手术刀的偏见,为了那些对妇产科疾病一无所知的中国妇女,她毅然选择了当时被许多人看不起的妇产科。在孕妇临产的时候,林巧稚总是握着她们的手,帮她们擦去脸上豆大的汗珠。当时协和妇产科主任美国人惠特克不屑地说:“林大夫,你以为拉拉产妇的手、给产妇擦擦汗就能成为教授吗?”可就是这一握手、一擦汗,让病人无条件地信任、信赖她。数十年后,她成为了妇产科首屈一指的专家,仍会握着产妇的手,给她们擦汗。

半个多世纪里,林巧稚亲手接生了5万多个孩子,许多父母给孩子起名为“念林”“怀林”“敬林”,以表达对她的敬爱和纪念。

 

成功治愈“新生儿溶血症”患儿

1962年,林巧稚收到一名孕妇的求助信:“我是怀了第五胎的人了,前四胎都没活成,其中的后三胎,都是出生后发黄疸夭折的。求你伸出热情的手,千方百计地救救我这腹中的婴儿……”

新生儿溶血症,作出诊断并不难,但这种病当时全国没有治愈的先例。林巧稚本可以拒绝,但她彻夜难眠,遍查资料,最后决定试一试。

孩子出生很顺利,可是不到三个小时,全身就出现了黄疸,生理指标越来越糟。林巧稚冒着风险决定给新生儿全身换血。换血开始,林巧稚先把听诊器在自己手心捂热,再轻轻贴到婴儿胸前,同时用手示意,控制抽血、输血速度。终于,婴儿的肤色由黄转红。之后她又决定做第二次换血,三天后第三次换血。

孩子全身黄疸明显消退——成功啦!整整七天,林巧稚没有离过孩子身旁,大胆的判断和精良的医术让这个婴儿成为有记录以来中国首例被成功治愈的新生儿溶血症手术患者。

 

“做一辈子的值班医生”

林巧稚家里的电话一直放在床头,医院有危重的病人,她就整夜地守着电话等消息。她曾说过,“我的唯一伴侣就是床头那部电话,我随时随地都是值班医生。”

年逾古稀,她开始忘事,经常忘记说过的话、安排过的事情,但只要涉及病人,却又记得比谁都清楚。一次,一位病人家属推开了妇产科办公室的门,说道:“我想找个人,前天住进来的,不知在哪个病房。”有人回答说:“这里不是病房,你去护士站打听。”那人刚想走,林巧稚叫住他:“请你等一等。”她打听了一下病人的年龄和病症,立刻告诉他要找的人在某某病房的某某床,一点都不含糊。

1980年,林巧稚因患脑血栓入院治疗。缠绵病榻的三年中,林巧稚仍坚持参与《妇科肿瘤》的编写。50余万字的著作,浓缩了林巧稚毕生对妇科肿瘤的探索和研究,记载了她为医学事业所尽的最后一份力。1983年4月22日,林巧稚去世。弥留之际,她仿佛又回到了紧张的手术台前,喊道:“快拿来!产钳,产钳……”护士拿来一个东西塞在她手里,几分钟后,她的脸上露出了平静安详的微笑,“又是一个胖娃娃,一晚上接生了3个,真好!”这便是她临终前的最后一句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