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 婷
书上的知识一定是对的吗?我们从小听到大的说法一定是对的吗?答案是不一定。
有些错误的知识传播得足够广、足够久,就会被人们当成常识。下面我们就一起来看两条广为流传,却是错误的“常识”吧。
“鳄鱼流泪是在排盐”
你小时候肯定会听过这个说法,包括有些版本的《十万个为什么》也是这么写的。
实际情况是鳄鱼的盐腺不在眼眶里,而在舌头上,叫做舌盐腺。也就是说鳄鱼不是用眼泪排盐,而是用舌头。那鳄鱼的眼泪有什么用呢?主要还是为了保护眼睛,保持眼睛的湿润。
“响尾蛇摇尾巴是在模拟水流的声音”
有些书上会有这么一种说法:响尾蛇摇响尾巴发出的声音跟流水的声音有点像,以此在沙漠里吸引口渴的小动物来喝水,然后加以捕食。
乍一听好像很有道理,也确实有动物会设陷阱诱导猎物自己送上门,比如大鳄龟,用舌头上的粉色肉突模拟蠕虫,让小鱼误以为是食物,自己送上门来。
但响尾蛇并未采取这样的捕食策略,它们主要采取伏击的方式去捕猎老鼠、兔子等小型哺乳动物。伏击嘛,当然得静悄悄,偷偷接近猎物,然后趁其不备猛扑过去。如果摇响尾巴,岂不暴露自己?
响尾蛇摇响尾巴的真正目的是警告入侵者离开自己的领地,否则就要“开咬”了。摇尾巴的同时,响尾蛇还会盘起身体,抬高头部,这些都是典型的准备攻击的姿势。
(本栏目由江苏省科普作家协会协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