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昆山市巴城镇,有一座庄严的纪念碑,如利剑直刺苍穹,这就是大凤湾战斗纪念碑,这座纪念碑是为纪念1940年6月发生在这里的一场战斗而建立的。当时的凤凰村还叫大凤湾村,英勇的“江南抗日救国军”(简称“江抗”)将士在这里毙伤日寇30多人,江军、周涵康、孙岳、胡寿发等7名新四军战士也牺牲在这片土地上。
常熟市任阳中心小学距凤凰村仅十几分钟车程,学校每年都会组织四年级学生前往大凤湾战斗纪念碑祭奠烈士,今年的清明,又一批学生来到这里。四(1)班的夏王懿和束旭昇是此次活动的小主持人。束旭昇讲述了当年的战斗经过:“1940年6月18日凌晨,‘江抗’部队突然发现日军100余人逼近宿营地,当时任东路军政委会委员的温玉成、副支队长吕炳奎、参谋长周达明沉着果断地指挥部队迎击日军,决定二中队从正面阻击,一中队从侧面攻击。战士们伏在水田里,利用田埂掩护射击,机枪手抢占有利地形向敌人扫射。敌人冲上来,就用手榴弹把他们打下去。经过3个小时的激战,毙伤日寇30多人。”束旭昇特别佩服战士们坚强的抗日意志和勇于献身的革命精神,“他们教会我在遇到危险和困难时一定要沉着勇敢”。
夏王懿又补充了战斗中感人的一幕:“一中队班长江军身负重伤后仍坚持战斗,子弹打光后才匍匐撤离。为了不连累群众,他没有进屋躲避,当地一位老太帮他躲进船艄,用蓑衣遮掩。几个日军很快就追来了。为了保护群众,江军毅然纵身扑出,拉响最后一颗手榴弹与日军同归于尽,壮烈牺牲!”夏王懿被江军奋不顾身的革命英雄气概震撼了,“作为一名少先队员,我们要传承他们的使命,好好学习,不让先烈们的鲜血白流。”
在大凤湾战斗纪念碑前,同学们排着整齐的队伍,向为了祖国献身的烈士们献上了小白花和花圈,并默哀三分钟。“祖国至上,人民为先,誓做栋梁,振兴中华,再造辉煌。”纪念碑前,常熟市任阳中心小学四(1)班的同学们许下诺言,何兴凯决定以后每年都要来这里看看,“在那个年代,这场战斗也许不算多么惊天动地,但是‘江抗’战士们英勇战斗,为祖国奉献青春甚至生命,我们要以他们为榜样,激励自己不断努力学习,让我们的祖国更加强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