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知道了
执 著

执著原本是个佛教用语,意指对某种理念、某一事物坚持不放,追求不舍,不能超脱。

佛家讲究圆融,追求觉悟,期望解脱,因而执著是要不得的,必须“破执”。

相较而言,儒家对于执著并不一概否定,《礼记·中庸》中就明确强调要“择善而固执之”。由此可知,在儒家看来,执著并不是问题,对什么执著才是关键。选择的目标错误,执著便是一条路走到黑,撞上南墙不回头,误己害人,万劫不复。选择的目标正确,如果不执著,很可能见异思迁,半途而废,功亏一篑;而执著了,便会百折不挠,九死未悔,勇往直前,取得成功。

应该说,儒家对待执著的态度是通达而可取的。

其实,僧人追求成佛,道士追求升仙,儒者希圣希贤,又何尝不执著?

说到底,执著实际上就是对达成既定目标的专注,或者说是痴迷。其作用之巨大,毋庸置疑。蒲松龄说得好:“性痴,则其志凝。故书痴者文必工,艺痴者技必良。世之落拓而无成者,皆自谓不痴者也。”

那么,如何才能选择正确的目标?

无它,高尚的情操,远大的理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