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知道了
丁捷话成长
培养孩子的 抗诱惑力

上幼儿园的儿子口袋里忽然多出一包零食,我追问是从哪儿来的,孩子支支吾吾。我知道其中必有隐情,反复追问,得知儿子与同班的三个小伙伴在居民小区里玩耍时,捡到拾元钱,三人就把它花了,买了三份零食。我还得知,孩子们为此“商量”了好久,才决定悄悄花了这钱。我把三个孩子找到一起,与他们谈心,发现他们并非不知道这是不道德的,只是没有经得住考验,花钱的诱惑实在太大。

人都有欲望,孩子的表现更直接。该要的可以要,不该要的决不能拿,如何掌握这样的分寸,并控制得住自己的行为,对孩子来说,是一门大学问,也是品性雏形的体现。老师和家长有义务在这方面帮助孩子。笔者认为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引导孩子抵制外界诱惑。

一是帮助孩子判断诱源的是非。当孩子对某种身外之物发生兴趣时,要及时告诉他,这件东西是好是坏,可不可以去获取。分析中避免大道理,让孩子设身处境去想,从而辨清是非。

二是及时对孩子的相关行为进行奖惩。“分钱”事件后,儿子和他的小伙伴均受到家长们的严肃批评,并从他们的零花钱中扣出了那份钱,凑齐上交给老师,同时写了检查。这样的惩罚是为了给孩子一个深刻印象,认识到经不住诱惑会犯严重的错误。反之,如果在这方面有出色表现,也应及时表扬奖励。有一次我带儿子去买新书包,他摸摸漂亮的新书包迟疑再三放了下来,说不要了。儿子问我能不能把买书包的钱省下来,捐给生病的小朋友。我当即同意了他的请求,给了50元钱让他去捐献,并买了一个新书包作为对他爱心的奖励。两件事,性质不同,该奖就奖,该惩就惩,分别对待,明明确确,孩子的感受截然不同。

三是把自己树立成孩子的榜样。孩子最容易模仿并受影响于身边的对象,这就要父母本身做得正。倘若父母自己都不能拾金不昧的话,孩子是决不会从内心认识到这样的错误的。

四是不要压抑孩子对诱源感兴趣的自然流露,这点至关重要。许多父母粗暴地对付孩子的偶尔错误,致使孩子产生过于强烈的羞耻心和畏惧感,不敢正面自己感兴趣的一切事物,易形成抑制性障碍,或欺骗性格。这样的孩子会背着父母和他人去占有、谋取自己想得到的东西。因而,要客观地对待孩子在诱惑面前的软弱性,让孩子敢将“心病”完全暴露在自己面前,如此才能对症下药;某一些不违背原则的小恩小惠,也要不时给予孩子,满足一下他们的小小欲望。既不要膨胀孩子的过度欲望,也不要扼杀孩子的正常愿望,这样,才能帮孩子培养健康的物质观,形成较强的抗诱惑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