呵护“留守儿童”的心
东台 雷卫东
在一个个没有爸爸妈妈陪伴的深夜里,留守儿童幼小的心灵承受着孤单、寂寞;在看到其他孩子和父母一起说笑的时候,他们的眼中满是羡慕和嫉妒。常年在外的父母们,请呵护自己孩子的心。
尽可能多地跟孩子保持联系
孩子在年幼时便与父母长期分开,由于缺乏感情依靠,遇到一些麻烦事会显得无所适从,长期的寡言、沉默、焦虑、紧张、孤独和无助,极易使他们形成孤僻、自卑、封闭的心理。因此在一个适宜的时候做父母的给孩子打一个电话,有条件的话,发一封E-mail,或者寄一份手写的信,千万不要吝啬父母应给孩子的爱,让孩子实实在在地感受到父母的存在,感受父母对他的那份关心、那份亲情,感受到父母给他那份勇敢面对生活的力量。
学会倾听孩子的声音
在外打拼的父母,跟孩子的交流多是通过电话来完成的。父母们请学会倾听孩子的声音。如果孩子心怀不满,或者持有反对态度时,说话速度常变得迟缓;如果有愧于心或者说谎时,说话的速度自然就会快起来。再比如从音调的抑扬顿挫中也能读出孩子的心理。当孩子的意见与父母的想法相左时,孩子常会提高说话的音调。还有耐心的倾听也能看破孩子的心理。有些父母能仔细倾听孩子的每一句话,等到孩子快说完时,自己也会透露一些心声,这样在耐心的倾听中父母就能知晓孩子的秘密。
请多给孩子输入正能量
首先要让孩子摆脱自卑心理,能独立、自主地面对生活。父母要引导孩子去做一些力所能及、把握性大的事情,如帮家里人做一点扫地、洗碗之类的家务,为有困难的同学提供一点小小的帮助,克服自己生活上的一些不良习惯等,这些小小的生活体验,是能让孩子一点点独立、自主起来。
还要加强与人沟通合作能力的培养。父母要鼓励他们笑对生活,多参加学校和班级的活动,在与人交流的各个舞台上多多展示自己。
再次还要尽力提高孩子的抗挫折能力,让孩子在生活的大风大浪中锤炼自己,奋发向上。让孩子明白适度的刺激和压力是成长过程中必然经历也是必须经历的一部分,要让它成为自己辛勤耕耘收获成功的动力。
总之,心理不健康的孩子是“易碎品”,让自己的孩子拥有一颗健康的心,对孩子的健康成长至关重要。希望每个做父母的,都能时刻用心呵护好自己孩子的心。
巧为孩子觅“伴读”
徐州 周 亚
大多数留守儿童的监护人非常注重孩子的学习成绩,在家里均采取“伴读”的方法,辅导孩子做功课。但效果不明显,还导致孩子有逆反心理。笔者认为最好为孩子选一名邻近的、水平相近的“近榜样”伴读。过去一贯不听大人指挥的孩子,有可能很乐意模仿同龄伙伴,并在模仿中共同进步。
我们的校外辅导站有一位10岁的女孩,其父母均在无锡打工,由其70多岁的外公代为管理,平时喜欢穿着打扮,花钱大手大脚,成绩时好时坏,其外公根本无法管理。我在全面了解该生情况后,制定了针对该生的教育引导方案:我9岁的孙女和她的情形相符,于是决定每逢周末由我和孙女带她到建设工地、市场等地去调查了解生活,有意识地带她观看红色教育影片,让她与父母通过QQ聊天,了解打工的艰辛生活。通过循序渐进教育,我发现我的孙女和她都变得听话了,成绩也提高了,这位女生还在日记中写到:“亲爱的爸爸、妈妈,是辅导站的老爷爷让我感受到了你们生活的艰辛,我一定会重新认识自我……”从此,该生改掉恶习,认真学习,上学期期末还捧回了一张三好学生奖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