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建军
我国古代道家有“无为而治”的哲学思想,就是遵循事物的自然发展规律,一切顺势而为,不凭主观愿望刻意追求。成语“水到渠成”原意是指只要水流经之处便有渠道,恰好体现了这一理念。
除了道家,中国本土的佛教禅宗也有类似的说法。宋代释道原认为,对佛法最精妙的运用就是水到渠成。苏东坡在《答秦太虚朽》中谈到艺术创作的感受时也说:“至时别作经画,水到渠成,不须预虑。”
不少人以为“水到渠成”就是无所作为、坐等其成,其实是错误的理解。这条成语给人的启示是:事情的成功需要具备成熟的客观条件,不能急于求成。因此,“水到渠成”和“功到自然成”一样,不是不讲条件,而是强调条件成熟、准备充分。邹韬奋《杂感·能与为》中阐述得透彻:“昔人所谓‘水到渠成’,所谓‘左右逢源’,都是有了充分准备后的亲切写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