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知道了
留守娃“读”家乡

本报记者 李 彤

翻开学校刚发的校本教材《我们的家乡》,东海县东安小学六(2)班的陆靖看着那些旧农具插图中的老物件,就像看到了自己的老朋友:“这个叫摊木,农村翻晒粮食时就用它把粮食聚拢成一堆,非常好使。这个叫簸箕,可以用来除去粮食里的沙石。还有这个夹子,我小时候就用它来夹核桃……”

东海县东安小学是一所留守孩子相对集中的学校。和许多同学一样,陆靖很小的时候就帮着爷爷干农活了,教材中罗列了几十种当地农家过去常用的农具,有的陆靖自己使用过,有的没用过,但在村里看到过,还有很多她见都没见过,“现在人们生活越来越好了,我们有了更多现代化的农具,这些老式农具已经快要退出历史舞台了。”

《我们的家乡》中收录的其他内容也是这样,同学们对其中的一些很熟悉,但对不少内容也很陌生。三(2)班的谢士轩说:“在家乡话中,‘手脖子’说的是手腕,‘左不溜子’意思是左撇子,这些我们都知道。但‘打溜’‘来卯’‘踢斑斑’等过去小孩子玩的游戏,我都没有玩过。”《我们的家乡》中还收录了东安镇的姓氏家族、过节习俗、村规民约等乡土内容,这让孩子们对家乡多了一分了解、一分亲近。

《我们的家乡》中还记录了东安镇近年来的变迁。在读了教材中关于东安小学的发展介绍后,谢士轩说:“我们的学校以前只有几排平瓦房,现在建起了高大、漂亮的教学楼,操场上也铺上了塑胶跑道,气派极了!”时代的变迁让家乡变得越来越好,《我们的家乡》中罗列出的东安镇乃至东海县各方面取得的成就,都让孩子们倍感自豪。“以前家乡的泥泞路变成了现在的柏油路,过去的臭水沟经过治理,也变得清澈了。”谢士轩说:“爸妈每次回来都说东安变得他们快要认不出了,也许过不了多久,他们就会考虑回家乡来工作,到那时我们一家就再也不用分开了。”

陆靖说,这本充满浓浓家乡味的《我们的家乡》,让同学们在读懂家乡的同时,对家乡的爱也更深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