状元辞官办厂
张謇,江苏南通市海门县常乐镇人,他出生在一个富裕农民家庭,祖父是文盲,父亲识字也不多。聪明的张謇自小读书就很勤奋,他16岁考中秀才,33岁考中举人,此后连续4次参加进士考试,都名落孙山,直到41岁时才考中状元。
1894年爆发的甲午战争以中国战败而告终,清政府签订了丧权辱国的《马关条约》。消息传到南通,张謇对腐败的满清王朝非常失望。他深深地感到,要使中国“不贫不弱”,不受外国列强的欺侮,当务之急是大力发展实业,以求民富国强。他认为,一个有头脑的知识分子,就应当正视现实,勇于投身实业,以拯国家于危难,救百姓于水火。所以,他拒绝回北京重新担任官职,决心在家乡开办工厂。
从纱厂起步
在当时的两江总督张之洞的支持下,张謇在南通筹办纱厂。南通地区滨江临海,是传统的产棉区,这里的棉花不但产量高,而且质地洁白,纤维长,富有弹性。张謇经过几番周折购买来纺纱机器,1899年4月14日,大生纱厂正式开工,纺出了第一缕棉纱。面对震耳欲聋的机器声,身为总经理的张謇激动得热泪盈眶。张謇打破陈规陋习,制订出一套比较完整新颖的管理制度,例如他规定:“工厂中凡执事人概称‘先生’,不得沿袭‘老爷’旧称。”这些措施的实行,对于改善企业的管理,形成企业新风气,以及增强企业的竞争力,都产生了较好的作用。
纱厂建成后,张謇又决定建立一个垦牧公司,把沿海的荒滩改造成棉田,自己种棉花自己用。垦牧公司组织二三千名无地农民,在海滩上筑堤垒坝,一个多月下来,海滩上竟出现了一道石砌的长城。经过几年的开垦和建设,当年的荒滩有9万多亩变成了良田,年产棉花达四五万担。他们以堤划区,各堤之间都建有居室和厅堂。每年收获的那堆积如山的棉花,使大生纱厂的原料供应得到了可靠的保证。
办实业 重教育
张謇还以棉纺织业为中心带动了其它行业的发展,榨油公司、肥皂公司、盐业公司、轮船公司、渔业公司也接连兴办起来。到第一次世界大战前夕,张謇已兴办各类企业二三十个,形成了一个以轻纺工业为核心的企业群,也是一个在东南沿海地区独占鳌头的新兴民族资本集团。
在兴办实业之外,张謇一生中最为重视的就是办教育了。因为他认为教育也是救国救民的重要手段,要想国家富强,人民就得掌握知识,因此,中国必须大力发展教育事业。他先后兴办了大生纱厂职工专科学校、纺织专科学校、铁路学校、吴淞商船学校等,为东南沿海地区的实业培养了各种有用人才。
张謇在1902年创办的通州师范,是我国历史上第一所师范学校。此后,他还先后创办了女子师范学校、城厢初等小学、幼稚园、盲哑学校等。1920年,他又将纺织、医学、农学三个专科学校合并为综合性的南通大学。同时,他还创办了中国第一个博物馆——南通博物苑,以及图书馆、气象台、医院、公园等,使南通成为一个文化比较发达的城市。
美德经典
在中国历史上,状元出身的宰相为数不少,可状元出身的实业家则只有一位,他就是清朝末年提倡和奉行“实业救国”的先驱张謇。
每期诵读
人患无志,患不能以强毅之力行其志耳!成就大小,虽亦视乎才能境遇,及其他种种关系,然果能以强毅之力行其志,无论成就大小,断不能毫无所成。夫立志之权,自我操之,虽天地而不得限也。 ——张 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