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知道了
是压力还是动力 “别人家的孩子”影响到你吗?

本报记者 杨晓勤 通讯员 吴 军 童家松 瞿乾生

“你看看人家伢子,怎么就那么那么……呢?”仪征实验小学塔影文学社朱筱航同学对这句话严重“过敏”——“哎,外婆的口头禅真是可怕,它就好比唐三藏嘴里的紧箍咒,足以把我这个小小的孙悟空搞得是头晕目眩、烦躁难受。而且基本上是一天两小说、三天一大说,说起来就没完没了。如果不想办法躲闪,恐怕大半天就要被罩压在别人家的孩子身下了。”

这样的经历恐怕很多小伙伴都感同身受吧。因为总有一个或几个“别人家的孩子”在你身边左右萦绕。他们”神通广大“,啥啥都比你好;他们“神出鬼没”,随时在家长的言语和行动中“现身”。在他们的映衬之下,大多数孩子都自信全无,躲闪不及。

最近,对于神一样存在的“别人家的孩子”,同学们展开了一场激烈的辩论赛,不少老师和家长也参与其中,快来看看吧——

正方:我不是“丑小鸭”我不做“路人甲”

常熟市王庄中学初一(3)班 周 琳同学:爸爸妈妈总是拿我与别人家的孩子作比较。在我的记忆中,那些孩子总是一个个完美无比:跳舞好,唱歌好,有礼貌,又漂亮。简直是一个完美到了极点的人。而我,就是一个什么都不好的“丑小鸭”。她的存在使我毫无自信,让我觉得自己只是一个在大街上观看主角表演的“路人甲”,只是一个客串的小角色。我也曾因为那个“别人家的孩子”而伤心、难过,甚至自卑。

常州市武进区刘海粟小学三(9)班 都怡雯同学:可不是吗?一天晚上,我拿着114分的数学试卷很高兴,本以为爸爸会夸奖我的。可是,爸爸并没有夸奖我,而当知道有同学考了满分120分时,爸爸不高兴地说:“别人可以拿120分的试卷,你为什么只能拿114分呢?一所学校,一个教室,一位老师教的,可别人为什么考那么好,你还需继续努力哦!”我心里想:“老拿我和别人比,我又不是别人,我已经很努力了。”

常熟市王庄中学初一(3)班 王 钊同学:都说“孩子是自己的好”,现在好像不是那么回事儿了。记得有一回放假,妈妈带着我去亲戚家做客。亲戚的女儿比我大几岁,是公认的“好孩子”。两家人聊天时,从我俩的学习、写字、兴趣特长到待人接物一一比较。我心里很不好受。回到家里,我很认真地对妈妈说:“妈妈,你知道吗?每当你说‘别人家的孩子’时,我心里就会很难过。妈妈,我也渴望被你欣赏、表扬。我会用自己的能力展示自己的闪光点,做你们心中的好孩子。”

中国青少年研究会会员童家松:女儿刚读一年级的时候,我会经常问班级里其他孩子的学习情况,问了之后就提醒她要向好同学学习;一开始女儿还很乐意说,后来就渐渐不愿意说,学习成绩没有提高反而下降……后来我换位思考了一下,如果孩子经常拿我和别的家长比,看看别的家长当大官经常出国旅游、当老板买别墅等,那我的心里肯定不舒服,更不会采取积极行动。

反方:对付“别人家的孩子”,无视或战胜

南京市鼓楼区第一中心小学三(3)班 袁子笑同学:哈,“别人家的孩子”对我来说就是浮云,因为我的爸爸妈妈非常开明,不仅从不拿别人来和我比较,而且我的爸爸妈妈对别人朝思暮想的“名校”一点也不热情,他们常带我看展览,参加各种活动,甚至帮我请假出去旅游,在他们看来,学习不只是在课堂上,快乐成长最重要。

常州市武进区刘海粟小学三(9)班 蒋宇涵同学:我的竞争对手是袁晟瑜。一年级第一次考试,我的分数没有袁晟瑜高,妈妈说:“你看人家袁晟瑜分数为什么比你高,你为什么不能考得比他好呢?”从这时起,我就下定决心,一定要和他一样优秀!于是我开始更加努力,每天做完作业后,还要复习和预习一篇课文。渐渐地,我和袁晟瑜的差距越来越小了,有的时候甚至超过了他。有这样的对手,让我的学习充满斗志,充满动力,不断进步。

常熟市王庄中学初一(3)班 王鑫怡同学:没有对比就没有进步,比较让我们知道与别人之间有差距,学习别人的优点。我的父母并不是简单地拿我和“别人家的孩子”比,而是具体到同样一件事,“别人家的孩子”是怎么做的?你是怎么做的?又分别得到了怎样的结果?这样,我就会知道人家的优点是通过怎样的方式得到的。所以,“别人家的孩子”并不可怕,他们是我们前进的方向。

仪征实验小学塔影文学社 朱筱航同学:“看住在我们家后面的星星,人家比你小,人家怎么知道把书包整理齐了再走呢……”“你看你们班钱宇佳啊,潘俊帆啊,人家怎么也没有像你那样不稳重嘛……”你们可算是见识到我外婆的唠叨神功了吧。现在,在她口头禅猛烈火力的扫射下,我总是在完成作业之后就把书包给收拾归类完毕,总是在做完作业或者做完试卷后再认真仔细地复查一遍。良好的学习、生活习惯让我做事情不慌张了,而且作业质量很高,学习成绩也在稳步提高。所以,我想这要谢谢外婆及她的口头禅呢!呵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