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知道了
弹着吉他,在水乡追寻英雄足迹

海安市教师发展中心附属小学三(2)班 许星越

指导老师 许学工

“在我们江苏常熟的阳澄湖畔,有个沙家浜,那里芦苇摇曳,湖水荡漾,好一片江南水乡风光!”来到慕名已久的沙家浜红色教育基地,老师向我们介绍道:“80多年前,沙家浜成为苏常太抗日游击根据地的中心,新四军曾在此留下战斗的足迹。”

首先映入眼帘的是瞻仰广场,“郭建光”“阿庆嫂”等大型雕塑屹立于广场中央,生动展现了军民鱼水情深的主题。我们纷纷拿出手机,打卡、留影。广场西侧是原海军司令员叶飞题写的“沙家浜革命历史纪念馆”,东侧是绿草茵茵的活动场地。

“沙家浜革命历史纪念馆分为‘潮起东路 抗日救亡’‘江抗东进 英勇杀敌’等五个展区,呈现了我党坚持抗战的历史史实。”讲解员告诉我们。

今天,我还有一项“特殊的任务”。在主展厅巨型《沙家浜》电子动态画面前,我既紧张又兴奋地弹起吉他,与小伙伴们一起表演了《弹起我心爱的土琵琶》,赢得观众的阵阵掌声。

走出纪念馆,沿着绿树环抱的大道,我们奔向那一直神往的芦苇荡景区,寻找军民鱼水情深的历史记忆。

坐在游船上,远远望去,芦苇荡层层叠叠,一片绿意盎然;纵横交错的水网在阳光的照耀下,泛着粼粼波光,似乎在给我们描述着英雄的故事。

从芦苇荡上岸后,就是横泾老街景区,远远就能看见“春来茶馆”。京剧《沙家浜》熟悉的旋律飘荡而来:“垒起七星灶,铜壶煮三江,摆开八仙桌……”我们仿佛看见阿庆嫂智斗敌人的场面。随后,我们来到横泾剧场,情景演绎的《沙家浜》生动再现了新四军伤病员在芦苇荡里艰难求生,并不断发展壮大的过程,每一个细节都深深打动着我们。同学们被深深震撼了,有的眼中噙满泪花,有的低头沉思,还有的与同伴轻声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