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周 琳 通讯员 高洪妹 徐文彬 葛 维
暑期里,黄海湿地博物馆里来了一群特别的小讲解员。只见盐城市新都路小学四(8)班唐沐墨和小伙伴们佩戴着志愿者红绶带,手持扩音器,自信满满地为不同年龄段的参观者介绍黄海湿地的生态环境、珍稀物种及其独特的文化价值,精彩的讲述赢得了游客们的阵阵掌声。
从去年开始,新都路小学少先队大队部积极组织优秀少先队员参加黄海湿地博物馆“小小讲解员”的培训和选拔活动。唐沐墨得知消息后,第一时间就报了名。在之前学校开展的寻访黄海湿地活动和校本课程中,她明白家乡每一片滩涂都是生命的摇篮,是大自然赋予盐城的珍贵礼物。“所以,我下定决心,要让更多人感受到湿地的美好与重要。”
四(6)班吴佳蔚记得第一次讲解时,尽管提前做了好多准备,可一站到参观者面前,还是紧张得连话筒都忘了打开。但在大家的鼓励下,她渐渐放松下来,越讲越流畅,声音也越来越洪亮。“还有一位阿姨拍了我讲解的视频,说要给自己的孩子看!”从那以后,吴佳蔚越来越自信。
“想要成为一名合格的讲解员,光背好稿子还远远不够。”四(10)班邓云苏经常利用课余时间学习更多关于湿地生态、鸟类迁徙等知识,不断丰富自己的“知识库”。一次讲解中,一位幼儿园的小妹妹好奇地问她:“姐姐,勺嘴鹬从那么远的地方飞来盐城,会不会找不到好吃的呀?”邓云苏微笑着耐心解答:“在多方努力下,盐城的湿地环境越来越好,很多候鸟都来这里补充能量。勺嘴鹬也能轻松找到爱吃的小鱼小虾!”她的回答让游客们对湿地生态有了更生动直观的了解。
成为小小讲解员后,邓云苏每到节假日都会去博物馆为游客们讲解。在她看来,志愿讲解不仅服务他人,更是自身学习和成长的宝贵机会。“以前我对环保的认识很模糊,但现在我明白保护环境离不开每个人的努力。”成为讲解员后,邓云苏有了更多亲近湿地的机会,她看到了成群麋鹿在滩涂觅食,丹顶鹤在天空飞翔……这让她对湿地的价值和脆弱有了更深的理解,更增强了保护湿地家园的责任感。最近,邓云苏正计划和同学们走进社区给居民们讲述湿地的奇妙故事,带动更多人保护湿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