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李 彤
“共产党,名响亮,主义真,马列创……”在徐州市泉山区永安街道吴庄社区党群服务中心三楼的一间教室里,孩子的诵读声格外悦耳,这里就是徐州市优秀校外教育辅导站“薪火学堂”,创办人“薪火爷爷”周广华十多年来以自编的“红色三字经”和革命传统讲座,在孩子们心中播撒爱国种子。
用三字经的形式进行爱国主义教育,是周广华经过深入思考想出的“金点子”。退休前,他是《徐州日报》的副总编,深知真正能让青少年入脑入心的红色教育,必须接地气。他翻遍党史资料,逐字逐句打磨,将重大历史事件浓缩成三字短语,还配上手绘插图和小故事,子涵同学已经记熟了周爷爷编写的《红色三谣》,她说:“周爷爷以通俗易懂的语言串联起中国共产党百年奋斗史,字字句句都浸透着他对历史的敬畏与对青少年的期许。”
除了“红色三字经”,周广华还把“薪火学堂”这个品牌,打造成以“传承红色薪火,培育时代新人”为宗旨的公益课堂。为了讲好每一堂课,周广华成了档案馆、图书馆的“常客”,他还走访老战士及其后代,收集到上百个珍贵的一手故事。“我的老家邳州是英雄王杰的牺牲地,我曾多次到烈士牺牲的章丘公社瞻仰,讲课时结合PPT上的图片,让青少年感受王杰精神的伟大。”作为一名退伍老兵,周广华最爱讲的是“狼牙山五壮士”的故事,每当他讲述五壮士视死如归、舍身跳崖的悲壮场景时,他激昂的情绪都能深深感染到孩子们。
76岁的周广华患有高血压,但只要接到宣讲邀请,他从不推辞。一次为准备“传承红色基因展览”,布展时他不慎从3米高的梯子上滑下来,摔伤了腰部,连翻身都困难,家人劝他歇歇,他却说:“只要孩子们还想听,我就一直讲下去。”
周广华先后编写了8本共60多万字的红色教材,自费刊印上万册赠送给学校。他创立的“薪火学堂”也吸引了一百多名“五老”加入。当被问及为何如此执着时,老人抚摸着胸前的党徽说:“我是一名老党员,能为孩子们做点事,让他们更加爱国爱党,就是我最大的幸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