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知道了
超“燃”!我们老师亮相阅兵式

本报记者 朱 雯 苗 苗 周 琳

通讯员 宋唱唱 周晓燕 周 桐 石德平

9月3日上午,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大会在北京天安门广场隆重举行,坐在电视机前的师生们看得热血沸腾,大家一边为威武雄壮的受阅将士欢呼,一边也在寻找自己熟悉的面孔,因为不管是观礼台上,还是英姿飒爽走过天安门广场的民兵方队队列里,都有和大家朝夕相处的老师的身影。

图为周星秀老师。

周星秀:用军人般的意志强健体魄

9月9日上午,连云港市苍梧小学教育集团第二小学的校园里迎来了“请假”近7个月的周星秀老师,重见身着民兵阅兵装、英姿飒爽的周老师,同学们都兴奋不已。“和直播时看到的一模一样!”大家都为自己的老师能参加阅兵仪式感到无比自豪。“周老师,你们是怎么做到整齐划一的?”“走过天安门时,紧不紧张?”……同学们围在周老师身旁,叽叽喳喳问个不停。“说不紧张肯定是假的,当队伍经过天安门时,我的心里只有一个念头——一定要走好,保持队形整齐!”周老师告诉同学们,从今年2月开始,每一位参加阅兵仪式的人都开始了日复一日高强度的训练,正是因为每个人的辛勤付出,才能在阅兵式时展现出最棒的一面。

2022年,“95后”周星秀从部队退伍后,成为一名体育老师。她不仅在体育课上带孩子们强身健体,还会在课程中加入“军事化”的元素。除了训练体能,她还常跟学生们分享自己当兵的经历,讲英雄人物的故事。“练50×8米项目时,有的同学坚持不下来,周老师告诉我们,她们在部队每天都要跑3公里,每个人都咬牙坚持!”二(17)班刘芯宇在周老师的鼓励下,坚持跑完了400米。

“参加阅兵仪式,对我而言,是值得铭记一生的事!”1米68的周星秀几个月里从120斤瘦到102斤,回忆起训练时的一点一滴,她笑着说:“轻舟已过万重山!”阅兵式回来,经过几天的短暂休息,周老师重新投入到自己的工作中,“我会将自己参加阅兵式的经历,说给我的学生们听,鼓励他们用军人般的意志强健体魄、战胜困难!”

图为石东杰老师。

石冬杰:把军旅故事带入课堂

“快看,民兵方队来了!这是我们石老师,太帅啦!”9月3日上午,看到电视机里英姿飒爽的民兵方队走过北京天安门广场光荣接受祖国和人民的检阅时,张家港市云盘小学悦丰校区三(2)班徐董奕和同学们“燃”起来了,因为方队里有他们的数学老师石冬杰。

“石老师平时特别喜欢给我们讲军旅故事,还经常组织我们寻访退伍老兵呢!”石冬杰出生于军人世家,在大学期间凭借出色的表现和坚定的意志,经过层层严格选拔,最终光荣加入中国人民解放军三军仪仗队。2020年复学毕业后,她选择成为一名小学数学教师。“‘师’字少一笔为‘帅’,保家卫国;‘帅’字多一笔为‘师’,教书育人。”作为曾经的军旅标兵,如今的育人园丁,石冬杰非常关心爱护学生,她常常思考“该以怎样的方式融合在部队所学,助力课堂,处于拔节孕穗期的小学生应该追什么星,老师该以怎样的方式进行引导?”带着这些问题,她开发了“我是仪仗兵”浸润课程,将军旅故事带入课堂。每天早上的晨会课,她不仅自己讲在部队训练的故事,还引导学生代表播报在电视报纸上收集的国家大事新闻。班会课上,她和孩子一起观看纪录片《中国仪仗兵》,搜集、了解解放军仪仗队礼宾服从无到有、不断发展,军队建设、综合国力不断提升的历程。课后,她还主动带孩子们锻炼身体,站军姿、踢正步……向学生展示列队训练,带领学生参观学校国防教育馆。“石老师在部队训练时手托礼宾枪踢正步,手磨出茧的故事一直激励着我,每当遇到困难,想到石老师,我就不怕了。”三(2)班宋宜儒长大后也想当一名解放军,“我要以石老师为榜样,成为像她一样优秀的人,以实际行动报效祖国。”

如今,石冬杰又回到了热爱的校园,参与阅兵仪式的经历更加坚定了她听党指挥的信念,她也更加深刻认识到自己的责任和使命,“我会把训练中磨砺出的坚韧、团结与担当,融入每一堂课、传授给每一个学生。”

图为路璐老师。

路璐:播撒民族团结和爱国的种子

“在天安门广场,亲眼目睹人民军队迈着整齐划一的步伐,铁流滚滚,战旗猎猎,那种震撼无法用言语来形容。”9月7日,盐城市景山中学语文老师路璐通过视频连线,与江苏医药职业学院的同学们分享自己观礼九三阅兵的感受。

路璐回忆道,当一列列方阵缓缓经过时,全场响起了持久热烈的掌声。“九三阅兵不仅展示了国防和军队建设的成就,更展现出中国人民团结奋进的精神风貌,让我更加理解了先辈牺牲奉献的意义。”作为一名先后获得“全国脱贫攻坚先进个人”“中国好人”“全国三八红旗手”等荣誉的优秀教师,路璐直言,这次观礼是她人生中极具意义的重要时刻。“在现场看完阅兵式,心情久久不能平复。聆听了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讲话,更是深受鼓舞。对教育工作者来说,我们要让学生牢记历史,让爱国主义精神在学生心中牢牢扎根。面向未来,我们更要用自己的爱心、教育,引领更多学子奋发图强,努力成长为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2018年,路璐积极响应国家号召,加入首批援藏援疆“万人计划”,先后三次进疆支教。在新疆察布查尔锡伯自治县工作期间,路璐将家国情怀融入日常教学,不仅走遍当地13个乡镇送教送学,还义务为1500多名边疆学子开设国学班,通过教授国家通用语言文字、传播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让民族团结和爱国主义的种子在孩子们心中生根发芽。观礼结束后,路璐马不停蹄地返回新疆。“‘教育的本质是用生命影响生命’,作为教育工作者,我们也要像参与阅兵式的官兵们那样,通过日复一日的训练展现最佳状态,尽心尽力培养更多有志少年。”

学高为师,身正为范,教育是传递火种的事业,如今,老师们就成了那颗“火种”——在课堂上,带学生重温抗战历史,让红色基因融入血脉;在训练场上,用汗水诠释“民兵也是兵”,让责任担当照亮征程。他们不仅教授知识,更用行动诠释着爱国奋斗的动人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