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知道了
童长荣:期盼光明的天晓

母亲大人:

好久没写信回家了,劳你老人们挂念,心实不能安,老人们或者以为我忘了家罢,其实我决不,我无日不想回去看看乡里的沧桑,家庭的状况,你老母的平安!

想回去而不回去的理由很简单,因为来回要百多元。春假了,还是欲归不得!

乡里的兵匪之乱,怕还未平静吧,这是不能平静的呵。在社会未变革,上下未颠倒以前。这不独是中国,全世界都走到五叔所常说的“大劫”的关头,但也是黑暗和光明的天晓。日本近日全国捕去了千多革命者,但是劳农的反抗也就随着更加高涨起来,压不下去的。

我在求学之时,听到或看到这些事情,就常常不禁浩叹!我家为什么这样破落?你老人家年老了,为什么不能得到侍养?我读书之年为什么没有钱读书?怎样解决这些问题?……

敬叩金安!

荣儿

作者:

童长荣是安徽安庆人。1921年,他考入安徽省立第一师范学校后,积极投身青年学生运动,被推举为学生联合会领袖,成为安徽青运史上的先驱者之一。

1925年8月,童长荣留学日本,同年加入中国共产党,是中共日本特别支部领导人之一。后因积极组织反日爱国运动,遭日本当局逮捕并被驱逐出境。

1931年“九一八”事变后,童长荣和杨靖宇等一大批骨干被党中央紧急派往东北。24岁的童长荣来到抗日斗争异常残酷的吉林延边,担任东满特委书记。

在长达3年零7个月的时间里,童长荣一手创建了中国工农红军第三十二军东满游击队,开辟了20多个抗日根据地,并建立广泛的抗日统一战线,先后和日伪展开了60多次战斗,使东满游击队成为一支威震东北的抗日武装。

1933年11月,日军纠集大批兵力进行扫荡。童长荣带领队伍在深山密林里开展游击战。因积劳成疾,他患上了严重的肺结核病。1934年3月21日,身患重病的童长荣和部队被敌人包围,在腹部中弹后仍继续战斗,最终壮烈牺牲,年仅27岁。

背景:

1925年7月,童长荣漂洋过海赴日本留学。尽管身处异国他乡,童长荣一面刻苦学习,一面时刻密切关注世界形势变化与日本帝国主义侵略的阴谋,研究救国救民的方法。一段学习之后,童长荣开始专心而秘密地研究马克思列宁主义。他曾说:“欲救中国,必须实行彻底革命,扫除帝国主义的压迫,肃清国内的封建残余和帝国主义走狗的反动统治,人民才有解放的可能……” 在党组织的领导和帮助下,他积极参加留日学生的各种政治活动,在斗争中政治觉悟不断提高,于1925年9月加入中国共产党。

童长荣是家中独子,离开家乡时只有十几岁。由于长期从事革命活动,生死难料,童长荣只能偶尔用化名写信回家,他心中最为牵挂的,是守寡多年的母亲。

这封信写于1925年夏天,是童长荣从日本写给母亲的一封家书。尽管他的来信中永远没有地址,但这对思儿心切的母亲来说,无疑是莫大的安慰。但从1931年以后,望眼欲穿的母亲就再也没有收到儿子的音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