兴化市文昌实验学校
八(3)班 唐诗颖
指导老师 阮殿友
一曲悠扬的笙箫声,一首富于律动的《道情》;一泓清泉,一片湿地,一河一湖,共同托起兴化人的水乡梦。
从地理上来看,兴化位于长江分水系里下河腹部,水网密布,河湖纵横,是完完全全的水乡。被誉为“苏北小九寨沟”的李中水上森林,就是水乡兴化的缩影。
跟随着学校组织的研学队伍,我走进李中水上森林。道路两边挺立着青翠的杉树,虽然林外烈日当头,可杉树林里恰似刚下过一场雨,空气清新,是名副其实的“天然氧吧”。抬头满眼翠绿,忽闻一阵鸣叫声,原来是早起觅食的白鹭。据说,这里有数万只鹭鸟——晨曦初露时,白鹭如雪片栖满枝头;暮色四合时,苍鹭驮着晚霞归巢,翅声惊碎一池星月。右转就是卧波桥,在桥上可以看到一条横贯整个森林的河。乘一叶小舟,享受着原生态风光。船娘撑着竹篙,一上一下,唱起了悠扬的水乡小调,边唱边向我们介绍:“这是郑板桥的《道情》,是兴化传统的民间曲艺。”那黝黑的面孔带着满满的笑意。
走进水上栈道,清幽的潭水里有鲜亮的锦鲤,一条条栈道纵横蜿蜒,脚下的木板被踏出岁月的痕迹。导游告诉我们,这片奇幻森林正是兴化人与自然和解的见证。当地人将荒芜沼泽化作“水中栽杉”的试验田,十万株树苗在淤泥中扎根,终成今日“林垛沟鱼”的共生奇观。林间偶尔可见旧时渔人系船的木桩,栈道旁仍保留着用于生态监测的古老水车。当游人在九曲桥头听见船娘哼唱里下河小调时,就会明白:所谓仙境,不过是兴化人以智慧与耐心,向自然求得的一纸契约。
徜徉在李中水上森林,衣襟已沾满草木清芬。忽然,耳边飘来兴化市歌:“笑望海光月,轻扣板桥霜,微风摇曳竹影,我的梦里水乡……”回望那片渐行渐远的水上绿洲,我们情不自禁跟着高唱:“绿色兴化扬帆远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