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朱 雯 张玫莹 周 琳
通讯员 戴福妹 田 恬 沈诗慧 沈友宏 苏 旋 董志强
春晚舞台上机器人扭秧歌、国产AI——DeepSeek引爆全球、动画电影《哪吒2》火出圈……刚刚过去的春节假期,科技感拉满,科技领域的创新成果勾勒出一幅绚丽多彩的时代新画卷。日前,教育部下发了《中小学科学教育工作指南》,新学期伊始记者走进几所学校,科技感扑面而来,在科学课、科技节、科普社会实践等特色活动中,同学们不仅领略了科技魅力,也向着“未来科学家”的大目标冲刺。
A.“硬核”新课程,“黑科技”满满
和机器人互动对话、请机器人识别校园内的植物……在苏州市越溪实验小学,人工智能课被排入四、五年级学生的课表,成了一门“新课程”。
“小主人,欢迎来上课哟!”五(4)班张与凡和小伙伴们刚走进人工智能实验室,机器人“小飞”就按照同学们设定好的智能语音程序热情地和大家打招呼。每个小组的课桌上都摆放着一台白色的小型机器人“小飞”,而大家不仅要了解智能机器人为什么“智能”,还要通过讨论、搭建、编程,用所学知识让“小飞”解决学习生活中遇到的难题。“语文课上经常要背课文,如果大家轮流去找老师背的话,太耽误老师的时间了,我能不能请‘小飞’来帮忙呢?”课堂上,张与凡率先发问,各小组立即展开激烈讨论。在老师的引导下,大家一致决定通过设定程序让“小飞”来做语文老师的“小助手”。
说干就干!五(4)班倪佳程拿出和“小飞”联网的“平板”,与小组成员一起找到图形化编程页面,通过拖动语音模块,语音输入要背的古诗内容,再根据声音设置评价语言等,简单的“检查背书”程序就设定好了。张与凡对着“小飞”完整背诵《望庐山瀑布》,话音刚落,“小飞”就给出了“你真棒”的语音评价。通过人工智能课的学习,倪佳程逐步弄懂了人工智能的原理,获得了满满的成就感。最近,他们正在做关于“校园未来小小解说员”的设计,打算让“小飞”进行校内植物知识方面的讲解。
“人工智能教学的核心在于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并以此为基础提升他们的人工智能素养。”校长干永春表示,学校在设计人工智能教学环节时,着重从学生的实际出发,通过引导他们解决问题展开教学,帮助学生由浅入深逐步了解人工智能技术原理、熟悉人工智能技术应用与提高创新能力,促进学生核心素养的发展。
B.特色社团,“小创客”孵化“大梦想”
“加油!快射门!”新学期延时服务时段,徐州科技实验小学的科技社团里热闹非凡,一场机器人足球赛激战正酣。只见五(3)班王若彬全神贯注地盯着赛场,手指灵活地操控着自己亲手制作的机器人。在他的指挥下,机器人左冲右突,巧妙避开对手,精准射门,赢得同学们的阵阵欢呼。
从2004年建校,学校就把科创教育作为特色品牌,培养同学们的创新思维与解决问题的能力。六(4)班温泓昊在一年级刚进校时,就被校园科技节上学长们展示的智能机器人吸引。一次,温泓昊在盲校做志愿者时,看到盲人接水很不方便,就想发明一台盲人专用饮水机。回到学校后,他一头扎进学校少年科学院实验室。刚开始,连接电路时线路缠成一团,语音识别系统也老是出错。但温泓昊没有放弃,一有空就往实验室跑,查资料、请教老师、反复调试……在他的努力下,饮水机不仅有蜂鸣器提示位置、能语音控制接水,还有重力感应器自动停水。温泓昊说:“科技真的能改变生活,以后我还要发明更多便民好物。”
科创学习不仅激发创造力,还让同学们更善于观察和思考。五(1)班孙圣贻发现农民在道路上晾晒玉米既不安全,效率又低。在老师的指导下,她和小伙伴们决定利用屋顶空间晾晒粮食。制作模型时,他们还用3D打印技术制作了挡板。但传送带与屋顶晾晒装置如何完美衔接,怎样让粮食均匀摊开,又成了难题。他们不断调整设计,通过加装振动器等方法,最终成功研制出屋顶粮食晾晒一体化装置。孙圣贻自豪地说:“只要肯钻研,再难的问题都能解决。”
C.缤纷活动,打开科学世界的大门
泰州市城东中心小学济川校区新学期以更加丰富多彩的科技教育活动为抓手,引领同学们走进科学世界的大门。
6张A4纸能承重多少斤?三(1)班王成帅一定会告诉你:“180斤!”在学校第23期“济川杯”吉尼斯挑战赛——“A4纸承重”赛上,参赛选手们根据要求,用高度不低于10cm,重量不超过50g的卡纸结构参赛,看谁的结构承重最大。王成帅用6张光面卡纸卷成12个纸筒,并将纸筒排列成“蜂窝”状,在挑战赛上成功承受住一名体重180斤老师的重量,拿到了中年级组冠军。赛后,王成帅向同学们“揭秘”:在同等情况下,圆形结构承受力是最强的,光面硬卡纸的抗拉性能优于其他A4纸,“蜂窝”结构的稳定性也极高。他还“喊话”同学们继续来攻擂,“相信180斤还不是A4纸承重的上限!”
除了通过挑战赛让同学们在解决实际问题中理解科学原理,培养创新思维,学校还链接高校资源,二(7)班顾航玮来到泰州学院机电工程学院,在博士哥哥姐姐们的带领下,欣赏了会翻跟头的机器人表演,观摩了3D打印机一层一层地打印出可爱的小黄人,还学到了科技新名词“增材制造”。这次探索之旅激发了顾航玮对机器人的兴趣,“新学期,我要学习编程,将来自己设计机器人!”去年,首届校园科技节以“科技强国 逐梦星空”为主题,五(1)班储子淳和小伙伴参加了天文知识竞答赛。“比赛前,我天天搜集、学习天文方面的知识,还和小伙伴互相出题,最后我们班拿了团体第一名!”科学老师沈诗慧表示,接下来,学校还将继续加强科技教育,推出更多有趣、有深度的科学活动,让学生们都能感受到科学的魅力。
无论是黄旭华院士隐姓埋名30年攻克核潜艇技术,还是DeepSeek团队用开源模型突破技术封锁……这些都告诉我们:新时代英雄,是那些用智慧与创造力为时代开路的先锋。处在AI迅猛发展的时代,每一位青少年都手握改写历史的画笔,让我们以热爱为火把,以创新为燃料,与科技共舞,勇做“攻坚者”“探索者”和“担当者”。
图为苏州市越溪实验小学同学们的人工智能课“搭档”——机器人“小飞”。
图为徐州市科技实验小学同学们在机器人社团里操控机器人。
上图、中图为泰州市城东中心小学济川校区的同学们在科技节上展示环保宇航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