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知道了
巴尔扎克一生笔耕不辍

巴尔扎克一生精力旺盛,笔耕不辍。

1819年,巴尔扎克独自一人住在巴黎的一间小阁楼里,开始他的文学创作。在恶劣的环境中,他饿了,吃点干面包,困了,喝杯咖啡,日以继夜地为巴黎各家小报写些诸如随笔、杂文、通讯之类的东西赚取稿费。

巴尔扎克擅长记笔记。他不论走到哪里都随身带着笔记本,每当碰巧遇见可能用得上的素材、脑子里突然蹦出了好点子,或者从他人那里听到了富有启发性的内容,他就会匆匆提笔记下来。

只要有可能,他会去亲自参观故事中提到的场景,有时甚至不惜乘车跑上很远的距离去看他想要描写的一条街道或是一栋房屋。

巴尔扎克每天工作16至18小时:从半夜到中午写作,中午到下午4点校对校样。下午5点钟用餐,用餐后休息,到半夜一两点又起来工作。他每天必须写出16页的书,修改和校对时间除外。3天用掉一瓶墨水,更换10个笔尖。写作时他穿着教士的袍子,点上7支蜡烛,桌边是一杯提神的黑咖啡。

巴尔扎克曾在一个月里,创作了《寻找伊阿布索里》和《高老头》,这期间他总共只睡了80个小时。他曾经因为欠债被判了8天的监禁,在这8天里,他夜以继日努力创作,写出了令人惊叹的长篇小说《幻灭》。

1850年8月18日,是巴尔扎克生命中的最后一天。然而,他不愿在死神面前轻易屈服,他对医生说:“行行好,让我再活几个星期,哪怕是发着烧活八天,还来得及写一本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