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何将“随口乱讲话”说成是信口雌黄呢?这要从什么是“雌黄”说起。
“雌黄”,是一种矿物,颜色有点近似柠檬黄,有时也稍带浅褐色,常呈土状。因产于山阴(山的北面),而古代又常以阴为雌,故被称为“雌黄”。今天我们知道雌黄的化学名称为三硫化二砷(As2S3),可做颜料。古人写字,一般是用毛笔写在黄纸上,一旦写错很难修改。而雌黄的遮盖力强,又不易褪色,颜色又同纸色相近,因此古人便常用雌黄来涂改。
北宋科学家沈括在《梦溪笔谈》中详细记载了古人使用的各种改字方法,并把雌黄的改字作用与其他的改字方法作了详细的比较:用刮洗方法,纸张容易刮薄、刮破,而且刮后重写,纸张也容易损坏,不利于长期保管;用贴纸的方法,时间长了容易脱落,更改也失去了作用;如果用其他粉末来涂改,乌黑的浓墨又无法完全遮掉。用雌黄涂抹,一是因雌黄的颜色同纸张颜色差不多,可以将字迹全部遮掉,长时间也不会褪色;二是雌黄有一定的毒性,可以防止蛀虫对纸张的破坏。所以,雌黄是一种非常好的改字材料。
随着时代不断发展,多种多样的改字材料应运而生。如橡皮可以擦去铅笔字;“消字灵”可以消掉钢笔字;“改正液”可以涂改任何字迹,不仅比雌黄方便,效用也更胜一筹。
正因为雌黄具有涂改功能,所以,古人把不顾事实信口开河、乱说一气的人指责为“信口雌黄”,是带有讽刺意味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