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直很喜欢读孩子们的文章,甚至更多的是佩服你们的文采。一篇习作就是一个故事,走进孩子们的心灵,时常我会读着读着,随着文章一起哭,一起笑,呵呵,各位看官见笑了……正所谓“我手写我心”,我相信,真正感人的文章首在“真情实感”。
然而,《中学生作文为啥不写真话》,一篇《人民日报》的文章引起群里老师们的热议。小编我甚至开始怀疑,每期编辑的版面是不是也同样充满着“为文而造情”,毕竟我没有火眼金睛的本事耶,好在“群众的眼睛是雪亮的”。苏州一老师理解地表态,“文学作品允许艺术化的真实!中学生作文可以作为一种文学作品来看。”靖江一老师表示不同观点,“艺术的真实固然是可以的,但是情感的虚伪是不行的。中学生不写真话,大都不是艺术的真实,而是素材的匮乏。”……
在老师们眼里“小清新风格”的小编,选稿离不开“真情实感”,本期精挑细选的“校长”“父母”“奶奶”……你会“看到一个个活生生的人”。可喜的是还有高中生的大作,他们的笔下同样离不开“真情”。虽说,作品源于生活,而高于生活,但真实是第一要素,正如人民日报文章结尾中所说的那样——“诚实是写作的最佳策略”。
你的朋友 高 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