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知道了
三代人“进京”看“复兴”

苏州吴中经济技术开发区实验小学六(2)班

郁宇泽 指导老师 张晓健

瑰丽壮观的紫禁城、雄伟庄严的天安门……爷爷和爸爸口中的北京,让我对这座历史悠久的城市心生向往。今年寒假,我终于踏上了前往北京的旅程。

我们乘坐的是复兴号,列车风驰电掣,最高时速可超过300公里。短短5个小时,清晨还在扬州悠然品味早茶的我们,中午便抵达北京品尝地道的烤鸭啦。这份便捷不仅体现在速度上,如今,手机购票、智能行程规划,一切都能轻松搞定。

看着列车上实时更新的时速表,我不禁想起了爷爷和爸爸曾经给我讲的,他们那个年代的进京之路。

1990年,爷爷去北京出差。那时从扬州到北京,路途遥远,充满艰辛。爷爷要先从扬州乘坐大巴辗转至镇江,再转乘绿皮火车,颠簸二十多个小时才能到达北京。去一趟北京,要花两天时间。2006年,爸爸北上求学。彼时,扬州开通了直达北京的列车,中途仅停靠一站。晚上发车,次日清晨抵达北京,爸爸还在爷爷面前炫耀:“我去北京,晚上睡一觉就到啦!”那时的爸爸,已然为中国速度的提升而深感自豪。

从爷爷乘坐的绿皮火车,到爸爸乘坐的直达车,再到我乘坐的复兴号,我们一家三代见证了中国铁路一次次刷新纪录,实现质的飞跃。在这条不断“提速”的进京路上,我看到了祖国的日益强大,也感受到了生活的蒸蒸日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