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知道了
“爱心书屋”香飘18载

本报记者 李 彤 通讯员 惠毅晴 陈 晓

2月22日,位于徐州市云龙区大龙湖塘坊社区的开文爱心书屋热闹非凡,社区居民、大龙湖小学的师生围坐在客厅里,和书屋主人张开文一起庆祝书屋开办18周年。

回忆起这18年来的点点滴滴,今年76岁的张开文仿佛变得年轻:“那时没想那么多,就想着孩子们能有个课外读书的地方。”当年的书屋就开在张开文家里,两层小楼外加一个院子,孩子们在屋里学习,在院里游戏,很快书屋便成为附近孩子度过课余时间的乐园。张开文家拆迁后搬入现在的新居民小区,孩子们也跟着来了,开文爱心书屋又在这三室两厅的安置房里继续开办起来。

走进张开文的家,成千上万本各类图书将屋子挤得满满当当,孩子一伸手就能找到感兴趣的读物。为了给孩子更多阅读空间,张开文只给自己和老伴留了一间卧室,其余都成了孩子的阅览室,就连卫生间也特地装修了两个,分了男女。

退休前,张开文是老校长,知道孩子健康成长离不开精神食粮,红色历史、科学探索、校园文学……张开文为孩子们准备的图书品种丰富,“不仅要读书,还要有收获。”孩子们读完书后,张开文还鼓励他们总结归纳阅读收获,将其转化为自己的知识和感悟。他还一一为孩子的读后感进行打分、点评。徐州市大龙湖小学二(1)班尹佳欣在读完了伍剑的儿童小说《外婆》后,写了一篇读后感,深情回忆了自己的外婆,张开文给出最高等级“优三星”,让她兴奋了好几天。

春暖花开,开文爱心书屋还组织孩子去徐州城市规划馆参观——同学们最近跟随张开文读完了《徐州城市史(青少版)》,张开文决定带他们进行“拓展阅读”。书屋经常举办这样的活动,前段时间,同学们读了有关淮海战役的书,张开文就带他们去淮海战役纪念馆看看当年的枪炮,亲手摸一摸“推出胜利”的独轮车。

18年来,无数孩子在这里以阅读的方式度过课余时光,开文爱心书屋墙上贴着的一张张照片,每一张背后都有着一个故事,张开文说这让他觉得自己所做的事非常有意义,“只要我还干得动,这间书屋就一定会开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