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知道了
“恐”氏家族大盘点

王小娟

动物世界里,有很多姓“恐”的动物家族,其中最有名的,莫过于恐龙家族。恐龙之名最早由英国学者欧文创建。传统意义上的恐龙分为蜥臀目和鸟臀目,最主要的区别是蜥臀类臀部的耻骨伸向前下方,类似蜥蜴;鸟臀类恐龙的耻骨伸向后下方,类似鸟类。科学家们认为今天地球上的鸟类就是恐龙家族的延续。让我们再看看其他“恐”氏家族吧——

恐鸟可能是有史以来最大的鸟类,身高可超过3米,体重2至3吨。和鸵鸟一样,恐鸟的翅膀已经退化,不能飞行。恐鸟身躯肥大,下肢粗短,因此奔跑能力不及鸵鸟。虽然姓“恐”,但恐鸟实际上吃素,偶尔才搞点昆虫打打牙祭。恐鸟直到19至20世纪才宣告灭绝。值得一提的是,给恐鸟定名的人,正是最早使用“恐龙”一名的欧文。

恐鱼家族规模比恐龙家族要小很多,著名代表是3亿多年前古海洋里的霸主邓氏鱼,其体长能达10米,体重近4吨,头和躯干的前部都披有厚重的盔甲,盔甲长可达3米。邓氏鱼虽然没有牙齿,却有如铡刀一般锋利的上下颌,其咬合力高达5吨,仅次于巨齿鲨。

哺乳动物也有自己的“恐”姓成员,那就是恐象家族。恐象是长鼻类的进化旁支。与其他长鼻类不同的是,恐象类的象牙不是长在上颌上,而是长在下颌上。

虫族里的恐怖虫名不副实,它和蚊子是近亲,长仅1厘米,只因雄虫有宽大的翅膀,翅膀边缘还有毛,看着有一点点恐怖而得名。实际上恐怖虫毫无攻击力,主要以吃水里的微生物为生。

(本栏目由江苏省科普作家协会协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