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周 琳 通讯员 焦长荣
姜智棋参加第九届世界传统武术锦标赛。
“嘿!哈!”阳光大课间的铃声响起,这是海安市实验小学的同学们在练习武术操。抱拳、击掌、蹲马步,简单的动作被五(5)班姜智棋做得“侠”气十足。
8月23日至28日,第九届世界传统武术锦标赛在四川省峨眉山举行,该比赛被誉为“武术界的奥运会”,今年参赛规模更是创下历史新高。尽管竞争激烈,姜智棋在赛场上却十分从容。首日的比赛项目是他较为擅长的少林拳,比赛中,他节奏紧凑、刚猛相济,最终以8.32分的高分,将本届锦标赛首金收入囊中。在随后的枪术比赛中,姜智棋再次夺冠,成为双料世界冠军。
7岁时,姜智棋被电视中武打明星们帅气的动作吸引,幻想着自己也能成为飞檐走壁的“武林高手”。然而习武并没有武侠小说中神奇的“灌顶大法”,唯有刻苦训练。就拿后空翻来说,为了做好这个动作,姜智棋练了好几个月,“虽然反复练习很枯燥,但他明白只有坚持才能达到理想的效果。”一次练习时,姜智棋因为脚部力量不够意外崴伤了脚,脚踝肿得老高,恢复后他对后空翻产生了阴影。“已经学会后空翻的学长们和我分享经历,让我知道摔倒是成功的‘必经之路’。教练也帮我制定专项训练提升脚部力量,让我的训练更加科学。”在大家的帮助下,姜智棋克服了恐惧,重新投入训练,“现在我已经能连续空翻三十多个了!”
在姜智棋看来,自己坚持习武除了热爱,武术中超越自我、不怕失败的精神也不断激励着他。一次棍类比赛中,本来他志在必得,却因为武术棍意外脱手,与冠军失之交臂,“我因此消沉了一段时间,是妈妈和教练的鼓励,让我重拾信心。”一次次练习与比赛让小智棋不断成长。备战本次世锦赛时,他与教练制定训练计划,赛场上他把压力化为动力,做好每一个动作,最终夺得双料冠军。戴上奖牌的那一刻,姜智棋备受鼓舞,“武术是中国的传统文化,作为传统文化的传承者,我要继续努力,争取走上更大的舞台,让更多人了解、喜爱中华武术。”
姜智棋的成长,和学校浓厚的习武氛围是分不开的。2021年起,海安市实验小学将武术作为“一校一品”“一生多能”项目常态推进,聘请专业教练,针对学生不同年龄特点创编了武术操,开展长拳、太极拳等武术套路教学,每学期举行武术操比赛,培养了一批“武林高手”,先后有多名学生获国家、省武术比赛金牌。学校体育组组长孙学军老师说:“练习武术可以培养学生健康的体魄、健全的人格、顽强的意志和拼搏精神,让他们变得愈加自信、健康、阳光,接下来学校会开展更多武术活动,弘扬传统武术健康快乐、积极向上的良好氛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