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知道了
“希望村塾”为我们点亮希望

本报记者  郭  瑞  通讯员  潘蓉蓉  李  明

“今天是王伊诺小朋友的生日,老师买了蛋糕,我们一起给她过生日好不好?”3月20日,仪征市真州镇“嘉禾希望村塾”里,孩子们刚做完手工课,老师的邀请瞬间点燃了他们的热情。大家围成一圈,开始为仪征化纤第二小学三(2)班的王伊诺唱生日歌,还将刚做好的手工纸花献给她。为了表达感激,伊诺和大姐姐纪雨萱现场表演了一段欢快的舞蹈。“这个舞蹈是志愿者姐姐教的。”王伊诺的爸爸常年在外做生意,她告诉记者:“这里的老师非常好,他们总是鼓励和表扬我们,让我们看到了自己的长处,增强了我们的自信。”

“希望村塾”是扬州地区关爱留守儿童、开展志愿服务的新阵地,目前全市有25所,“嘉禾希望村塾”是首批挂牌的村塾之一。村塾所在的嘉禾社区是一个拆迁安置小区,许多孩子家长在外打工,自从这个“希望村塾”建起来后,孩子们放学后、周末有了温馨和谐的新家园。“平时大学生村官姐姐辅导我们写作业,这里的书又特别多,周末还可以来看书。”仪征实验小学西校区二(2)班的霍子涵来这里后,不懂的难题有人教了,考试成绩也提高了。

“希望村塾”的老师们还积极组织孩子们开展各种社会实践活动。“去年我们到红山体育公园开展‘共保碧水蓝天’志愿活动,暑假,我们又参观了扬州科技馆、南京博物院。”家里的经济主要靠父亲一人微薄的收入,仪征化纤第三小学六(4)班的严鑫同学很少有外出开眼界的机会,她盼望着“什么时候老师能再带我们出去走走看看。”

两名国家二级心理咨询师还在这里成立了“小红心语”工作室,为留守儿童开展心理咨询。正学习“思维导图”的仪征化纤第二小学四(1)班的鄂学渊,在自我分析表“我最大的优点”一栏,填上了“幽默”。他说,老师教会我们怎样用积极的心态面对生活,怎样爱自己和自我管理,还有怎样合理地规划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