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飞鸽传书、烽火传讯到智能手机、万物互联,通信技术帮人们实现了“天涯若比邻”的愿景。3月25日,常州市武进区运村实验学校的同学们来到常州电信文化宫营业厅二楼的常州市电信博物馆,跟随讲解员重走百年电信发展之路。
摩尔斯电报机、磁石交换机、明密码电报书……博物馆里的“老古董”虽然早已淡出人们的视野,却在以另一种方式诉说着曾经的峥嵘岁月。在一部生锈的电台模型前,六(3)班徐艺涵听讲解员阿姨讲述了“半部电台”的故事。1930年,红军在第一次反“围剿”中,缴获了一部15瓦的电台。这部电台因为其中一个零部件在开箱清理战利品时被损坏,所以成了只能收报不能发报的“半部电台”。“而王诤将军就是用这‘半部电台’收听情报和新闻,多次立下汗马功劳。”作为王诤将军的“老乡”,徐艺涵感到十分自豪,“王诤将军为红色通信事业奋斗一生,毛主席更是称他为中央苏区和我军无线电通信事业的‘开山鼻祖’!”“半部电台”的故事也让同学们对土地革命时期红军战斗条件的艰苦有了更真切的体会,也更加钦佩革命先辈顽强奋斗的精神。
在“常州电信记忆”展厅,同学们看到了摆满一整面展示柜的老式电话模型,还有公用电话亭、传呼机、大哥大、小灵通这些只在长辈口中听说过的“老物件”。“以前移动电话还没有普及的时候,爷爷奶奶只能到家门口的电话亭或小卖部打电话,而现在的智能手机不仅可以语音,还可以视频,生活中不可或缺。”六(2)班徐淑瑶感叹科技给人们生活带来的变化。
参观过程中,六(1)班顾雪琪了解了韦乐平教授的故事,“韦教授留学加拿大学习光纤通信技术,学成后毅然放弃加方优厚的待遇,回国助力电信事业的发展。”她觉得,从上世纪“半部电台”的电波通信到如今的光纤通信,从1G是空白、2G跟随到3G突破、4G并行再到5G引领,中国通信技术从无到有、从弱到强的发展历程,离不开一代又一代“电信人”的接续奋斗。顾雪琪说:“我们应该努力学习科学文化知识,将来为祖国现代化建设贡献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