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知道了
多彩“非遗”课,涵养“中国心”
本报记者 朱 雯 通讯员 席 雷

同学们学做非遗绒花。

同学们参观非遗传承人制作工艺品。

4月24日,由南京市天正小学与南京市民间文艺家协会、南京市电影电视动漫艺术家协会、南京市民俗博物馆联合举办的“民艺小能手,文化正传承”——天正小学“非遗在校园”微课程周活动落下帷幕。在为期7天的活动周里,同学们看非遗表演、赏民间艺术作品展、选择自己喜爱的“非遗”微课程,沉浸式体验非遗文化。

婉转悠扬的南京白局、精美小巧的非遗绒花、花式繁多的空竹表演……微课程周期间,精彩纷呈的非遗展让同学们目不暇接。“哇,这草编的蚂蚱、蜻蜓也太活灵活现了吧!”“原来这就是苎麻呀!”三(6)班李梓墨参观时,在苎麻编织非遗传承人手中见到了学过的诗句中“昼出耘田夜绩麻”里描写的麻,忍不住上前摸了摸。当他看到一卷卷粗糙不起眼的麻线在非遗传承人手中变成形状各异的花瓶时,直呼神奇,迫不及待地走进了讲授苎麻编织的微课程教室,跟着非遗传承人老师学了起来。在老师的讲解中,李梓墨了解到苎麻不仅是一种中草药,古人还用它织布缝衣。李梓墨一边数着花盆的骨架,一边学着怎么将麻线绕上去,“一共26根骨架,每隔两根绕一次,骨架的数量不同,绕线的方法也不一样。”在老师的示范指导下,李梓墨很快掌握了手法,没多久,一个漂亮的花盆便诞生了,“太有成就感了,我要带回家送给妈妈插花。”

据南京民间艺术家协会副秘书长王艺介绍,微课程周活动中,每一位民间艺术家、非遗传承人都根据小学生的学习特点,精心设计了课程。棕编工艺非遗传承人樊纪华向同学们图文并茂地介绍了棕编的历史文化,手把手教大家编小鱼、小青蛙,并鼓励他们发挥想象力自主创作作品。四(1)班王彦博用棕榈叶编出一只活泼可爱的肥蚂蚱,还为它粘上了两只小眼睛,“棕编有千年历史,被誉为‘中国民间一绝’。你看,传统技艺加上我的创意,是不是更有趣呀!”五(6)班施炫宇选择了皮影课,在一个半小时的课程中,他学习制作小鸭子、小蝌蚪、小青蛙皮影,最后还和同学们在幕布前表演了《小蝌蚪找妈妈》。这让他深入体验了非遗的魅力,“皮影戏中每一个动作不仅考验操作人的双手协调能力、专注力和耐心,还要求大家相互配合,如果有机会,我想继续学习。”

天正小学教师发展中心朱芹老师表示,“非遗微课程周”只是一个开端,后续学校将邀请更多优秀民间艺术家进入学校,进入课堂,进行课程表式的指导教学,让同学们在非遗课中感受中国传统文化的博大精深,增强文化自信,涵养“中国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