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讲人:荆小平(南京市社科联研究员、博士生导师)
斯里兰卡,原名锡兰,古时曾称僧伽罗国或狮子国,是印度洋上的一个岛国,位于世界上最繁忙的一条国际船运航线的中点,是海上丝绸之路的重要部分,有“印度洋上的明珠”的美称。
古丝绸之路上的密切交往
中国与斯里兰卡的文化交往自古有之。公元410年,我国东晋高僧法显曾到斯里兰卡游学,取回佛教经典并撰写了《佛国记》一书。
我国北魏时期开凿山西大同云冈石窟,在开凿过程中,就有来自当时狮子国的一些佛教徒参与其中。现在的斯里兰卡国旗图案上有一头紧握战刀的黄色狮子,狮子图案标志着该国的古称“狮子国”,也象征刚强和勇敢。
唐玄奘西行回来后所著的《大唐西域记》中,斯里兰卡被称为僧伽罗国,并对该国的地理人文风貌进行了生动的描述。
古代海上丝绸之路时期,中国的丝绸、瓷器、茶叶等商品从海上丝绸之路通过东南亚、经印度洋到达西亚、北非,进而通达欧洲,繁荣了沿途各国的商贸和经济。斯里兰卡得益于位于印度洋的中心位置,自然成为古代海上丝绸之路的必经之地。
我国明代航海家郑和的船队曾多次抵达斯里兰卡。1459年,当时的锡兰国王派王子世利巴交喇惹随郑和的船队出使我国,在结束访问准备回国时,因国内发生政变决定不再回国,后在我国福建泉州定居,被明皇赐姓为世。现在泉州还有他的后代,并成为联结我国与斯里兰卡友好关系的“平民大使”。
斯里兰卡与新中国互助守望
新中国成立后,中斯两国一直是患难与共的好兄弟,共谋发展的好伙伴,相亲相近的好朋友。
两国高层领导人多次互访,为中斯两国播撒友谊的种子,在斯里兰卡第二大城市康提的植物园里就有一棵周总理亲自种下的树。
在台湾、西藏、人权等问题上,斯里兰卡长期以来一直给予中国大力支持。1952年,斯里兰卡在未与我国建交的情况下,不顾美国等西方国家对中国的封锁,同我国签订了《橡胶大米五年贸易协定》,我国5年内每年向斯出售27万吨大米,斯里兰卡每年向我国出售5万吨橡胶,开创了中斯两国友好的经贸合作史。
位于斯里兰卡科伦坡贝塔区中心的班达拉奈克国际会议大厦,建筑宏伟,精美壮观,是我国20世纪70年代无偿援助斯里兰卡修建的,现已成为各国游人来访的必到景点。它与21世纪初我国援建的纪念西丽玛沃·班达拉奈克展览中心和班达拉奈克国际研究中心构成了一个统一的整体,被誉为“中斯友谊的象征”。
在印度洋海啸中,中国人民大力援助遭受灾害的斯里兰卡人民,守望相助成为佳话。
海上新丝路连接共同的梦想
在我国的一带一路战略中,斯里兰卡是“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重要节点。斯里兰卡位于印度洋主航道中心线附近,战略位置极其重要,被誉为“东西方十字路口”。因此,我国在斯里兰卡投资建设了许多项目,也推进了斯里兰卡的经济建设。
中国援建的汉班托塔大型深水港连接东西航运线,每天有200到300艘国际船舶使用该港口。该港口的建成,不仅有助于解决亚洲地区航运中转问题,也为振兴斯里兰卡经济发挥了作用。
2014年9月,习近平主席访问斯里兰卡,进一步提升了中斯两国关系,同时启动了中斯科伦坡港口城合作项目。目前,由我国投资开发的科伦坡港口城项目正在积极推进中。
我国在致力于实现中国梦,斯里兰卡在致力于实现“马欣达愿景”,二者发展战略对接,成为新世纪同舟共济的逐梦伙伴。斯里兰卡要建设海事、航空、商业、能源、知识五大中心,同中国提出的建设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倡议也不谋而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