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知道了
“临危”之时,“授”“受”莫混淆

王建军

“临危授命”与“临危受命”都是比较常用的成语。二者虽然读音完全相同,但来源和意义却迥然有别。
“临危授命”指在面临危难时献出自己的生命。《论语·宪问》说:“见利思义,见危授命,久要不忘平生之言,亦可以为成人矣。”当国家处于危急关头,正义面临各种挑战之际,一个勇于担负责任、愿意舍生取义的人往往可以成就千古美名。“风萧萧兮易水寒,壮士一去兮不复还”,说的是荆轲孤身刺秦王;“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赞的是文天祥誓死效忠国家;“我自横刀向天笑,去留肝胆两昆仑”,写的是谭嗣同舍生求变革。这些都是临危授命的佳话。
“临危受命”是指在危难之际接受任命。刘备死后,丞相诸葛亮积极联吴伐魏,多次进行北伐。有一次,在出征前夕,诸葛亮专门给阿斗写了《出师表》,回忆了自己跟随先帝刘备的往事,通过在“败军之际”受任,在“危难之中”奉命,表达了自己的一腔赤胆忠心,以及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决心。
显然,“临危授命”中的“授”,义为给予、献出,“命”为生命。“临危受命”中的“受”是接受、服从的意思,“命”是命令、任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