邱海波是我国第一位重症医学博士,也是“白求恩奖章”获得者。新冠肺炎疫情发生后,邱海波临危受命奔赴武汉,始终冲锋在治病救人的最前线,被授予江苏“时代楷模”荣誉称号。
勇敢逆行,奋战在抗疫最前线
1月19日,东南大学附属中大医院副院长邱海波受命驰援武汉,加入国家卫健委专家组,开始了与新冠肺炎疫情的战斗。
一到武汉,邱海波放下行李就冲进了感染风险最高的重症病区。他一天奔波好几家医院,近距离查看、救治重症患者,亲自上阵示范如何为患者施行机械通气等高感染风险的操作。有了他这样的专家冲锋在前,武汉的医护人员心里踏实了,救治工作从此更加井然有序和规范。
邱海波白天深入重症病区了解患者病情变化,晚上就在驻地揣摩研究治疗方案,总结治疗流程,探索治疗的路径。他参与了第2版到第7版的新冠肺炎诊疗方案的制定工作。无症状的低氧血症比呼吸衰竭要更早引起重视、俯卧位通气可以改善患者呼吸……这些重要的临床经验被收录进治疗方案,为重症、危重症患者救治明确了规范。
关键建言,方舱医院扭转疫情
在武汉疫情形势最危急的时刻,邱海波参加了专家组的多次对策商议。他提出了一个关键建议:将重症医学科、呼吸科专家下沉到重症病房担任医疗组组长,同时在原来3家定点医院的基础上,增加市区大型综合医院集中收治重症患者。据此建议,武汉市很快确定了十余家收治重症、危重症患者的定点医院,床位达到9000多张。随后全国各地重症医学团队人员驰援湖北的局面也很快形成,更多重症患者得到及时有效的治疗。
关注到居家隔离的风险后,邱海波联合其他专家共同建议:改造武汉的宾馆、体育馆、会展中心等,开设方舱医院集中收治轻症患者,“要床等人,不能人等床!”2月下旬,武汉改造出16座方舱医院,开放床位13000多张,先后收治患者12000人,确保了“应收尽收”。方舱医院的出现,让很多患者止步于轻症,让重症病房少了大量的“预备患者”,成了控制疫情的关键措施之一。
医者仁心,当好“生命的守门员”
新冠肺炎并不是邱海波的第一个战场,非典、手足口病疫情、汶川地震、玉树地震、H7N9禽流感疫情、天津特大火灾爆炸事故……哪里有危难,哪里就有邱海波。
2003年非典时期,一位危重病人,呼吸衰竭,呈现“白肺”症状,急需做气管插管手术。这类手术风险非常大,病人呼吸里喷出来的都是高浓度病毒!若不做,病人很可能会死亡!“太危险,让我上!”邱海波带着学生,身穿简陋的布制防护装备,亲自给病人做了气管插管,病人终于转危为安。
2010年玉树地震,邱海波救治一位30多岁的重症患者,面对患者出现高热、休克和肾脏功能衰竭等恶劣情况,邱海波组织多学科专家会诊、紧急抢救。为了及时调整救治方案,他坚守在病人床边,这一守就是两周,终于使病人转危为安。
“没有突然就不行的病人,只有没有被发现的病情变化。”这是邱海波的名言。每一个医学奇迹,都是医生在病床前守出来、盯出来的。他说,只有每个小时甚至每一分钟都知道病人的动态,才能当好“生命的守门员”。心脏停跳10天的患者救回来了,患重症心肌炎的4岁女孩昏迷20多天后也被救回来了……邱海波所在的重症病房创造了许多生命的奇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