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知道了
小小“艺术家”白局翻新曲

本报记者 张玫莹  通讯员 唐 超 袁 塞 王 蓓

表演者用筷子敲碗碟打节奏,并用最正宗的老南京城南话,以说唱的形式赞金陵美景、颂秦淮美食,这就是颇具南京特色的民间说唱艺术——白局。白局已有700多年历史,可以说是承载南京历史文化的“活化石”。今年是白局入选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十周年,6月9日“文化和自然遗产日”当天,南京白局校际联盟授牌仪式暨首次展演活动在南京市档案馆举行。仪式表演现场,14所联盟学校的小小“艺术家”们在徐春华、黄玲玲等南京白局非遗传承人的指导下,将“一带一路”“中国梦”等融入节目,南京白局焕发出历久弥新的光彩。

作为学校白局社的“资深”社员,南师附中新城初中八(3)班沈欣小时候就和奶奶一起观看过非遗传承人黄玲玲老师的表演。进入初中后,发现白局社由黄玲玲老师亲临指导教学,她便“义无反顾”地加入了社团。黄老师饱满的热情和一丝不苟的态度感染了沈欣,于是她利用好每节社团活动课,练唱腔、背歌词,还在家里穿上旗袍对着镜子练习仪态。“作为黄老师的徒弟,我一定要更努力地学习白局。”

而南京市考棚小学更将白局纳入校本课程,让每位同学都有机会学习白局。三(1)班王子涵虽然不是南京人,但经过一年的校本课学习,现在拿起筷子、敲起碗碟,唱起白局的他就是个“土生土长”的小南京。“秦淮的小吃真不得了,五香蛋、鸭血粉丝、蒸儿糕……”白局“接地气儿”的歌词还让他了解并爱上南京这座美丽又“美味”的六朝古都。

同学们作为小小非遗传承人不仅十分骄傲,还希望能让身边更多的人了解白局和南京的文化。进入初三,虽然白局的学习即将告一段落,但南师附中新城初中八(4)班张简对传承白局有着长远计划:中考结束,利用周末假期走进甘熙故居做志愿者,为外地游客唱白局;升入大学,在学校里组建白局社团,让白局走进大学校园。张简说:“白局因为贴近生活而流传至今,所以我还想将新时代南京的种种变化唱进白局,让白局更有‘生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