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州市金阊新城实验小学
五(9)班 程诗媛
指导老师 汤霞娟
“媛媛,快来看呀!”下午,我正玩滑板,忽然听见妈妈急促的喊声,连忙跑过去。只见妈妈盯着手机笑得好开心,我好奇地瞄了瞄手机,哇,我的作文登上报纸啦!
原来,就在刚才,妈妈的手机收到一条信息,是语文老师发来的。老师说:“程诗媛同学的作文登报了,可以买份今日的《姑苏晚报》纪念一下。”妈妈看到信息后,二话没说,拿起钱包和手机拉着我就冲出门:“走,我带你买报纸去。”我还没缓过神来,就到了电梯口,可是,一台电梯坏了,还有一台电梯停在顶层不下来。真是急死我们了,无奈,我和妈妈只好走楼梯。
到楼下骑上车,妈妈一阵风似的加快了速度,骑往离家最近的报刊亭。可到了那儿,只见报刊亭已经面目全非,变成卖水和零食的“小便利店”了。此时,我和妈妈像被太阳晒蔫的叶子一样——垂头丧气。
“我想起来了,这儿附近好像还有一个报刊亭,我们往前面再找找。”突然,妈妈像发现金子似的,提高嗓门道。听了这话,我心中的“希望”又一下子点燃了。
我们边骑车边一路张望着,终于找到了那个报刊亭。妈妈催促着,让我赶紧去问问有没有报纸卖,我嘴上答应,心里却想着肯定又没有。我走过去结结巴巴地问:“阿姨,请问这里有报纸卖吗?”“有的。”听到这话,我一下子打起精神,可没想到,接下来,阿姨的一句话让我泄了气:“不过,今天的《姑苏晚报》卖完了”。
什么?真是希望越大,失望越大啊!我和妈妈只能失望而归。
途中,妈妈提议道:“图书馆肯定有,就是不知道能不能给我们一份。”我觉得妈妈简直太聪明了!不管有没有,肯不肯给我们,总要去问问才安心,哪怕就是让我瞧上一眼那张刊登着我作文的报纸也好啊!
接下来,妈妈又一阵风似的,带着我飞奔到图书馆。到了图书馆,我们这才了解到,报纸是有的,但图书馆规定,报纸不能拿走。我和妈妈只好悻悻而归。
这下什么希望都没有了,我们走在热气腾腾的大街上,所有热情仿佛都成了泡影,心里说不出的空落落。
然而,从学校门口经过时,我眼前一亮!“妈妈,去门卫室,门卫室爷爷特别喜欢看报纸,肯定有。”妈妈停好车,我们来到门卫室,跟门卫室爷爷说明了来意。没想到,爷爷二话不说,起身就去拿报纸。当他把报纸递过来,我和妈妈一齐伸手去接,那兴奋的心情就像飞出笼子的小鸟,欢呼腾跃。我直呼:“爷爷,谢谢、谢谢,您简直就是我们的大救星啊!”
拿到报纸后,我小心地叠起来,把它收藏好。因为这张报纸不仅珍贵,就连找到它的过程也是相当曲折!这一次的“寻报记”,简直就像潮水一样,涨潮落潮,一波三折啊!
何老师评点好作文
这篇记叙文,写得很平实,几乎是“流水账”,从头至尾,一一道来,诚可谓:一去二三里,亭台六七座。
从文字表述上看,不加任何修饰,有如白开水,倾杯而出,有点啰嗦,有点重复,有些稚拙。
这叫做:慌不择路,急不择言。
从客观效果上看,如此下笔成文,倒是符合所述事件的情理的。想想吧:一个五年级小学生,平生第一次在公开出版的报纸上发表了自己的作文,该是何等的惊喜啊!所以,一定要尽快买一份报纸来自我欣赏,永远珍藏。如此这般,有念直书,什么“文章作法”,什么“语法修辞”,皆可以抛诸脑后、置之不理了。
古人谈写作,有所谓的“特犯不犯”。“犯”就是明明不能写“流水账”,我偏偏要写“流水账”;明明不能重复笨拙,我偏偏要重复笨拙。《红楼梦》写小姐们串门儿,写请客吃饭,就不知写了多少回!曹雪芹为什么不避重复?因为慵慵散散、闲得几乎无事可做的贵族世家日常生活本来就是如此,你难道能像“三国”“水浒”那样写掀天之浪和剑影刀光?不能。只能写一芥之微,只能写日复一日的唠叨。此乃“量体裁衣”,并不怕“犯”文章之忌。
然而,“特犯”之后还紧连着“不犯”二字。何谓“不犯”就是将每一次“重复”写出“个性”来,以区别彼此;就是特笨拙的语言文字写出味道来,以拙生巧。本文作者有意无意地做到了那么“一点点”,请看:
他的每一次“寻找”,都碰到了新的挫折;
他的每一次“受挫”,都推出了新的“不甘”和新的“希望”。
这一种寻寻觅觅、凄凄惶惶、冷冷热热、反反复复的背后,激荡着“我”和“妈妈”喜极而勇、一往无前的精神,于是全文就变得相当可爱了。
当然,此种写法不可滥用,只能慎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