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知道了
新闻

此期,将两篇小学生作文合在一起说。邱茗宣同学写“我爱妈”,田圳林同学写“妈爱我”,相得益彰,共赞人世间最本原的“爱”!

两位作者均动了真情,由衷而发,故有很强的感染力。记叙文注重以情动人,故先得感动自己,才能感动他人。没话找话说,硬挤出来的文章,总是干瘪而枯涩的。

写母爱,写母子母女之爱,是千古不变的老话题;要想写出新意,必须精选角度,巧妙构思,万取一收,点激亮点。

田圳林同学写雨中等待妈妈送雨伞,以大部分篇幅叙说等待的焦急,在情绪上进行铺垫,蓄势待发,最后妈妈的身影从雨雾中倏然出现,一粒小石子激起情感的大波澜,颇善运笔。然而,从总体上看,此文的选材尚缺乏个性,我在每年的高考作文阅卷中就经常读到如此这般的生活情节,寒时送衣,饥时送食,病时送药,等等等等,容易引起审美疲劳。

邱茗宣同学却注意挑选生活素材,写如何完成语文老师布置的“特殊作业”——回家跟父母说一声“我爱你”!让中国孩子用西洋的表述,对老爸老妈道一声“我爱你”,这本身就富于“调侃”的味道,颇有难度。所以,此题材一开始就抓住了读者的眼球,端的要看你小邱咋办?接下来的文字,在写“折腾”二字,却折腾得妙趣横生,让读者看到了一个挚爱娘亲又羞于表达、质朴无华又有些调皮的“我”,洋溢着生活情趣和人性光彩。更妙的是,孩子的每一项“计划”实施,都从侧面不事张扬地、由淡而浓地勾画出妈妈的音容笑貌,一位为子女、为家庭辛勤操劳的寻常百姓家的妈妈形象!当我们读到“那一瞬间,我感觉时间静止了,但一会儿,妈妈稍转了转头,用手擦拭了一下眼角,扔下手中的拖把,轻轻地也环住我:‘儿子,我也爱你!’”时,真的如白居易诗云,“四弦一声如裂帛”了!作者于收尾时引用了孟郊的《游子吟》,粗看俗套,细品却水到渠成,恰到好处。

由此,我想到了诗人刘家魁的一首《乡村素描》:“梁间乳燕正啼饥,院里雏鸡乱啄泥。慈母拈针门口坐,阳光作线补儿衣。”几乎与孟诗同一题材、同一细节,但“亏他想得出来”的神来之笔劈空而降,原来慈母牵引的是“光线”——阳光之线!这恐怕是古今独步,“三春之晖”极其形象地化成绵长的、连着太阳、连着母亲心头的“光线”!“光线”一词,被今人说滥了,有谁想到能用来为儿补衣呢?但刘诗人想到了。这就是创新。这就是“别开生面”。初学记叙、描写、抒情的小学生朋友们,请认真留意这一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