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知道了
中国高科技 保航天员安全回家

11月18日13时59分,神舟十一号飞船返回舱成功着陆。我国多项航天科技成果在这次成功返回中起到了重要作用,从而保证了两位航天员的平安归来。 

多层防护衣,让返回舱经得起考验

神舟十一号返回舱身处深空低温环境中,在进入大气层后,又与大气剧烈摩擦,表面温度会急剧上升,最高可以达到1500多摄氏度。

为让航天员和舱内设施经受得住这“冰火两重天”的挑战,技术人员为返回舱装上了“多层防护衣”。

防护衣的里层是厚厚的划分成网格状的防烧蚀材料;防护衣外表面喷涂了特殊设计的有机热控涂层,在大大提高外热流吸收能力的同时,还能有效降低红外辐射;在防护衣内部,又通过增加舱壁加热回路、优化风机管道布局、增加设备单独隔热层等措施,确保返回舱温度始终维持在30摄氏度以内。

仪表控制器

实现降落“自动化”

为让航天员在返回过程中遇到突发情况也能泰然处之、安全归来,神舟十一号仪表控制器应用软件提升了飞船自主运行的能力,确保飞船可以在地面指挥系统无法提供支撑的紧急关头,自主进行应急返回,并通过神经网络计算落点的控制参数,辅助航天员确定落点。

较以往相比,神舟十一号返回的制导与控制性能更为优异:在落地精度上有了大幅提高,优化的轨道方案减轻失重下高负荷对航天员的压力;并使得飞船具备了“半自动控制模式”这一独特本领,在航天器姿态失控时,航天员只需要操作几个按钮就可以重新建立正常姿态,为安全回家再上一道保险。

主降落伞

把“3个篮球场”装进“冰箱”

神舟十一号飞船降落伞主伞面积约1200平方米,全部展开后可以覆盖3个篮球场。主伞虽然块头大,但重量却不到100公斤,收拢后装进伞包内的体积还不到200升,可以塞进一台普通的家用冰箱。

然而,这种“塞”可不是随便一揉塞进去,而是需要一项高技术含量的工作——包伞。

整个包伞流程有几十道工序,主要步骤有:晾伞(用于释放材料内应力和清理多余物)、叠伞衣(将伞衣按顺序整理)、梳理伞绳(确保任意两根伞绳不出现交叉或缠绕)、整理伞包、装填降落伞、封包、称重。每一步都影响着1200平方米的巨伞能否在降落过程中顺利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