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研会
“乌托邦”是英国空想社会主义创始人托马斯·莫尔在他的名著《乌托邦》中虚构的一个理想社会。其实,早在一千多年前的中国晋代,著名诗人陶渊明就在《桃花源记》一文中为我们描绘了一处令人向往的世外乐土:人们安居乐业,过着与世隔绝、没有战乱的美好生活。这块乐土后来就被人们誉为“世外桃源”。
“世外桃源”表达了人民厌弃战争、渴求和平的愿望,成为动荡年代人们所向往的一种理想生活世界。当然,不同的人心目中有不同的“世外桃源”。对一个身居闹市、饱受污染的人来说,环境幽静、空气清新的地方又何尝不是“世外桃源”呢?清代孔尚任《桃花扇·归山》里的“且喜已到松风阁,这是俺的世外桃源”一语中所提到“世外桃源”显然是指一种脱离尘世纷扰的地方,这恰恰是古文人酷爱的精神家园。
理想的东西如果过于美好,往往就变成了无法实现的愿景。在这一点上,“世外桃源”和“乌托邦”都遭遇了相同的境遇。现在,人们提到“世外桃源”和“乌托邦”,往往都是借指那种梦想中的、脱离现实生活的完美世界。
(根据商务印书馆《成语密码》改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