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知道了
雅韵童声,诗意飞扬
——江苏少儿用诗词为新中国庆生

本报记者 李 彤

 

照片均为演员们在朗诵获奖诗词。

“真善美,善真美,人间真情最宝贵。真善美,自然美,层林尽染最深邃……”军旅歌唱家丁晓君一身戎装,歌声似灵动的流水在山间流淌。动人的歌词拨人心弦,散发出直抵人心的力量。这是9月22日,江苏大剧院多功能厅隆重举行的由省关工委、省诗词协会主办的“诗颂真善美 讴歌新时代”——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5周年诗词综艺展演活动现场的一幕。来自全省各地的诗词爱好者、艺术家们齐聚一堂,这其中不乏青少年的身影,他们在老师的引导和“五老”爷爷奶奶的带领下,以诗词为媒,在综艺舞台上,共同抒发对祖国的热爱之情,为新中国75岁生日增添了一抹绚丽而青春激扬的文化色彩。

A.老少同心吟诵,洋溢爱国情怀

一曲曲动听的旋律,一首首富有感染力的诗词,让在场的每一位表演者、观众都感受到中华诗词的无穷魅力,由衷的掌声一阵阵响起。

丁晓君演唱的《真善美》,歌词作者是省关工委主任、省政协原主席张连珍,她连续26年到省未成年犯管教所开展“妈妈看望孩子”帮教活动,《真善美》是她特意为这些误入歧途的孩子所作,词中道尽人间真情,歌颂世间大爱,给孩子们走出迷途、走向正道以深深的心灵启迪。

展演中部分老领导也献出精心创作的诗篇。原南京军区政委方祖岐上将的一首《蝶恋花》,抚今追昔,老将军豪情不减;省诗词协会会长、江苏省政协原主席蒋定之的《东风第一枝》,展望未来,老领导信心满怀;中华诗词学会会长周文彰以一首《感受数字中国》,感叹科技的一日千里;省委原副书记顾浩创作的《爱我中国》,列举出中国厚度、中国程度、中国韧度等维度,讴歌新中国的发展成就。

来自南京市扬子江朗诵艺术团的同学们身着鲜艳的服装,用稚嫩的童声串连起一首首充满童趣、洋溢着爱国情怀的诗篇。背景大屏幕上红色元素和爱国诗句,伴着缓缓响起的音乐,与同学们的朗诵完美地融合在一起……现场小演员们朗诵的都是今年“诗颂真善美 唱响新时代”江苏省大中小学生诗歌创作评选活动的获奖作品。从充满童趣的儿童诗,到严谨的格律诗,同学们用自己的方式诠释着诗词的魅力。作品中的金句比比皆是,或描写家乡变化,或讴歌祖国成就。精彩诗词的背后,展现出全省中小学在校园里开展诵读、欣赏、创作诗词活动的昂扬面貌。

B.童声诗韵,让古体诗绽放别样光彩

同学们诗词创作在关注生活的同时,打破固有形式,追求内容出新,彰显时代特色,让诗词焕发出新的光彩。

苏州市吴江区松陵小学的李书瑶同学感怀老师经常熬夜伏案备课,同时又观察到老师头上越来越多的白发,于是写下一首古体诗:“夜见吾师伏案谋,一分一秒不停休;青丝怎会成银发,应是月光洒满头。”这首诗运用了传统格律诗的表现形式,反映出新时代教师教书育人的奉献精神,获得格律诗词类三等奖。指导老师孙老师介绍,松陵小学每天的早晚读和每周的诗词鉴赏课,都会引导同学们吟诵古典诗词,如屈原的《离骚》、辛弃疾的《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在不断的“平平仄仄”中,同学们学会了格律、韵脚、对仗等古典诗词的知识,并尝试自己创作。

在获奖作品中,许多同学写出的诗不拘泥于固有形式,而是将童趣和时代元素融入其中,这让他们创作出的诗歌活泼而不古板,灵动而又有深意。徐州市铜山区实验小学三年级的张歆笛从孩子的视角、用诗的语言描述家乡的地铁“像一条巨龙,托着城市奔向未来”。连云港市东海县高级中学的荣慧则形容乘高铁像“与龙同行”,“两车闪电擦肩过,始信人间确有‘龙’。”在他们诗作中,伟大的祖国正如腾飞的巨龙,一飞冲天,翱翔于世界之巅。

除了在此次大赛中获奖的这些新创诗歌,展演中人们耳熟能详的一些古诗通过创新的形式重新演绎,焕发出新的时代气息。“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临行密密缝,意恐迟迟归……”南京市钟山昆歌艺术团“昆歌宝贝组合”的同学们将中华传统诗词配以昆曲元素进行吟唱,曲调婉转,诗韵飞扬。指导老师查卓介绍说,昆曲是戏曲艺术中的珍品,而诗词是中华传统文化的瑰宝,将这二者相结合,不仅能让新时代的青少年更喜爱传统文化,也能让中华经典展现出蓬勃生机。

C.童乐童趣,让写诗“好玩儿”起来

童言童趣是儿童诗最突出的特点。评选活动中获奖的儿童诗当中,同学们用丰富的想像力、稚朴的文字和深厚的情感,表达着他们对祖国的爱。

泰州市姜堰区励才实验学校三年级唐微舜的三等奖作品《可爱的石头》,创作灵感来自于自己的“调皮捣蛋”:小区景观带里有很多好看的石头,唐微舜常趁大人不注意去捡石头。“圆的,方的,大的,小的,形状很多;红的,白的,黑的,灰的,颜色也很多。”也就是在品玩的过程中,他还“举起来,透过石头看阳光,太阳仿佛多了一层光晕”。无意中唐微舜把石头拼成雄鸡模样,灵感乍现,来了一句点睛之笔:“那是闪着光的石头,那是闪着光的祖国。”指导老师李雪说,在学校的诗词社团活动中,老师有意识地引导同学们将诗意表达与家国情怀联系起来,提高诗歌的思想层次,因此唐微舜才能在“玩”中写出如此有爱国情怀的儿童诗。

“白云,是蓝天的眼睛;小鸟,是大树的眼睛;鱼儿,是小河的眼睛;小朋友,是春天的眼睛。”南通市海门区平山小学三年级沈安政创作的《眼睛》获儿童新诗类一等奖。这首充满童趣的儿童诗,意在赞颂家乡。在跟老师和家长的交流中,沈安政通过对家乡的观察,总结出祖国的发展变化,表达出自己对祖国的热爱。2005年,平山小学就在全国著名儿童文学作家、诗人圣野支持下设立了“好玩儿”诗社。圣野说,“好玩儿”本来是漫画里一个淘气聪明的小朋友的名字,将这个名字送给同学们,是希望他们能写出很多好玩的诗来。多年来,“好玩儿”诗社秉承着让孩子觉得“好玩儿”的理念,引导孩子们观察家乡变化、社会变迁,从现实生活中汲取灵感,创作歌颂祖国的诗篇,培养出一批像沈安政这样的小诗人。

诗以言志,歌以咏怀。在本次诗词综艺展演活动中,同学们感受到了诗词这一文化瑰宝的无穷魅力。正如张连珍主任所总结的那样:“在古今优秀的诗词中,有深厚的爱国主义情操、乐观主义的生活态度、昂扬向上的生活精神、通达的生活气度、浪漫的生活情趣,也有与自然万物和谐共生的胸怀和对生命的爱护和敬畏,更有人间烟火,感动和温暖。”相信诗词这一美育载体,将持久地润泽同学们的心灵,成为童年温暖的底色,成为照亮他们前行的一盏明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