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知道了
美德经典
郦道元:记录祖国的万水千山
郦道元(约472—527),字善长,范阳涿县(今河北涿州市)人。他是北魏地理学家、散文家。所撰《水经注》,是具有文学价值的地理巨著。

读万卷书 行万里路

 

郦道元从少年时代起就有志于地理学的研究。他在游览祖国河流、山川的同时,研究各地的水文地理、自然风貌,还利用在各地做官的机会进行实地考察,足迹遍及今河北、河南、山东、山西、安徽、江苏、内蒙等广大地区,每到一个地方,他都要悉心勘察水流地势,并访问当地长者,了解古今水道的变迁情况及河流的渊源、流经等。同时,他阅读了大量古代地理学著作,如《山海经》、《水经》等,积累了丰富的地理学知识。

实地的考察和对地理书籍的研究,让郦道元感到前人的著作中都记载得过于简略。如《水经》一书,虽然略具纲领,但却只记河流,不记河流流经地区的地理情况,而且河流的记述也过于简单,并有许多遗漏。更何况地理情况也不是固定不变的,随着时间的推移,情况也不断发生变化。郦道元决心写一部书,以反映当时的地理面貌和历史变迁的情况。

治学严谨 去伪存真

 

撰写《水经注》,郦道元付出了极大的心血。仅《水经注》所引用的图书,就有436种,涵盖了经书、历史、地理、地图、方志、传记、诗赋、书信、辞书等几乎所有的古代文献资料。郦道元还搜集了大量的金石碑刻、民间歌谣、谚语,仅所引用的金石碑刻就有350种左右。许多已失传的著作,就是因为被《水经注》引用才为今人所知。

郦道元治学严谨,对古籍中的内容剔伪存真。如黄河在陕城一段急流汹涌, 前人根据传闻说是因为秦始皇铸造的铜人沉没在这里的缘故。郦道元指出,对于滔滔黄河来说,一个铜人决不至于造成长期急流汹涌,而应该是山崩阻塞河道,或者是一种大规模的滑坡现象阻塞河道。郦道元的这种说法是符合科学的,这是他通过精密地分析推导出来的。

郦道元还十分重视野外考察,当时北魏境内山山水水郦道元都一一考察过,并真实地记载下来。《水经注》卷三里记录了他所发现的古代游牧民族的岩壁画,后人根据《水经注》提供的线索,在深山幽谷和峭拔的山巅之上,找到了1000多幅各种内容的岩壁画。

不朽经典 永世流传

 

郦道元由于为人严谨,办事果断,在为官过程中触犯了一些地方豪强和皇亲国戚的利益,成为他们的眼中钉、肉中刺。527年,他被人陷害,出任关右大使(朝廷派往关中的特使),去监视将要反叛的北魏将领萧宝夤(yín),终为叛军杀害。

郦道元的《水经注》既是一部记载翔实的地理书,也是一部文辞优美的文学作品,其中包罗各种学问,体现了极深的造诣,所以长期以来为人们所重视。后人对它进行广泛的研究,许多学者甚至为它付出了毕生的心血。人们称研究它的学问叫“郦学”,由此可见郦道元在学术成就上的卓尔不凡。

郦道元实事求是的治学精神、孜孜不倦的学习态度,永远值得后人敬仰和效仿。

每期诵读

  仰观宇宙之大,俯察品类之盛,所以游目骋怀,足以极视听之娱。
——王羲之·《兰亭集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