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知道了
何老师评点

城里的孩子钓鱼,格外觉得新鲜。由于新鲜,故此文写得相当鲜活。

小学生写记叙文,不可能“微言大意”,顺着真情实感写,就行。

徐子彦同学用流畅的文字,记叙描写了钓鱼的种种趣味,有惊喜,有懊恼,有期待,有失望,五味俱全,本色天然。

在各式各样的“渔趣”中,有一种特具人情味,那就是:渔人之间的嫉妒。在日常生活中,“嫉妒”不是个好玩意——但在钓友中却相当可爱了。此文毫不掩饰地写了自己的“渔人妒”:“没想到徐丽艺也不甘示弱,一下子钓了两条。我也打起了精神,心想:我可不能输给她呀!……”但结果不妙,所以“我垂头丧气”,难以自拔。人的情感是丰富而复杂的,初学写作的小学生切切不可“蒸馏”和“提纯”自己的“原始情感”,否则就虚了,伪了,就失却“童心”了。

垂钓,能使人“还童”。本人是老钓客,就常常孩子气般地萌动渔人之“妒”。有一回,钓友老陆钓获一条18斤重的野生大头花鲢,乐不可支,打手机拼命呼我去“参观”;我去了,口中啧啧赞叹,心中却酸溜溜的,于是写了一首绝句:“钓得巨型鲢大头,陆君呼我看丰收。口中啧啧心中楚,只怪鱼儿咬错钩!”渔友们读了,都说写得真,写得坦白,有情趣!

渔趣,还在于“创造”,不停地追求最佳钓法。此文的一个“亮点”是:无饵垂丝,姜太公钓鱼——愿者上钩。这本来是一个传说,但小钓友们却当真了,而且真的成功了!很奇怪。但大千世界无奇不有。小作者无意去探究其中的奥秘,只觉得好玩,于是就把这个“玩”字写透,结果使全文染上了“神奇”色彩:你不信,我信……

其实,“无饵”之钓鱼非空穴来风,姜太公当年在渭水边可能已经成功实践过了。今天,此种钓法叫“路雅法”,将空钩在水中拉动,吸引那些肉食性鱼儿吞钩。当然,咱们的小作者无须知晓这些,如果真在“小文”中拉扯出这些“名堂”,那就同样失却童心,其味甚寡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