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知道了
从七大军区到五大战区
——我军军改的一场重头戏

王兴亚

去年以来,小“军迷”们一定兴奋不已,因为有关我军军改的重磅消息接连不断:2015年12月31日我军5大军种格局正式形成,2016年1月11日军委大部制组建完成,2月1日我军5大战区成立。2个多月时间里连演三场大戏,场场精彩,令人目不暇接!本期我们聚焦“5大战区”这件事。

由军区到战区,与以往的军区体制调整改革有本质区别。

建国以来,我军军区体制经历过三次大的调整改革。第一次是建国初组建6大军区(东北、华北、华东、中南、西北、西南);第二次是1955年伴随我国地方大区体制的撤销,由6大军区调整为12大军区(沈阳、北京、济南、南京、广州、武汉、成都、昆明、兰州、新疆、内蒙、西藏);第三次是1985年伴随我军裁军百万,由12大军区调整为7大军区(沈阳、北京、济南、南京、广州、成都、兰州)。这次取消7大军区组建东南西北中5大战区,是体制性改革,是新的战区体制的形成。

由军区到战区,一字之差变化巨大。

(1)体现在战区内涵上,是数量的减少、地理区域的扩大、地域概念的淡化和“大陆军”色彩的弱化。(2)体现在军人臂章形式上,由陆军色彩鲜明的交叉钢枪,改成为钢枪(陆军)、飞翅(空军)、铁锚(海军)、导弹(火箭军)、指挥刀(原总部元素)的混合,突显了诸军兵种协同作战特色。(3)体现在职能使命上,我军战区是本战略方向的唯一最高联合作战指挥机构。有文章形象表述为,我军战区就像胎儿与母亲间的脐带一样,在“军委─战区─部队”作战指挥体系中扮演着中枢纽带作用。战区的职能使命,明显区别于分区设防、分区守卫,是寓管理和指挥于一体、建设和作战合一的大军区体制。

我军战区体制,不是照抄照搬外军做法,而是适合我国国情的独特设计。

战区体制目前被世界主要军事强国普遍采用。美军长期设有欧洲、太平洋、非洲、中央、北方和南方等6大战区,目的是支撑其称霸世界的战略目标。俄罗斯2008年实施军改,建立了联战联训指挥体制。我军由军区到战区,遵循的是军委管总、战区主战、军种主建的总原则,改革的是我军领导管理体制和作战指挥体制,目的是确保我军能打仗、打胜仗,更好地维护国家主权、安全和发展利益,维护地区稳定和世界和平。我军战区体制的建立,标志着我军朝着强军目标迈进了一大步。

(作者系省委研究室原副主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