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知道了
跨学科“思政”:涵养运河情

图为文津中学的同学们在“运河思政”课上跟随不同学科的老师领略大运河文化。

本报讯 “在前不久的‘思政课’上,我们跟随化学老师研究了大运河扬州段的水质情况。扬州是大运河的原点城市,大运河哺育了扬州城,我们要保护好、传承好、利用好运河水……”3月27日,在“保护环境 爱护家园”主题班会课上,扬州市文津中学七(5)班陈雅歆分享了自己在思政课上领略运河美、研究运河水、涵养运河情的收获。陈雅歆提到的这堂“特殊的思政课”,就是本月文津中学举行的“‘运河思政’:跨学科协同育人”教学展示活动。活动中,各班同学跟随至少三门不同学科的任课老师,围绕扬州的运河文化展开研学,收获了别样的思政课体验。

“你知道‘大运河’用英语怎么翻译吗?”“那当然要突出大运河‘大且美丽’的特点了!”在七(5)班《运河美 运河水 运河情》“运河思政”课上,同学们首先跟随英语刘老师欣赏了“运河十二景”的唯美景色,在领略“载到扬州尽不还”的繁华美好的同时,也认识到是运河水催生了扬州的繁华,涵养了扬州的美好生态。于是,大家决定对运河水质现状展开探究。在化学谈老师的带领下,同学们对采集来的运河水进行检验,测定了水样的pH值、软硬度,并得出初步结论:运河水质良好,符合生活饮用水水源水质标准。优良的水质成就了运河沿岸城市的美景和美食,在政治吴老师的授课环节,他将课堂交还给同学们,让大家分享家乡因运河而兴的故事。“我的老家在邵伯古镇,邵伯龙虾在江浙一带美名远扬!”王沐琳骄傲地说。牛嘉豪“不甘示弱”:“我的家乡位于高邮湖畔,这里水面宽阔、环境优美,高邮湖大闸蟹、高邮双黄鸭蛋远近闻名……”

穿上仙气飘飘的舞裙跳一段民族舞,戴上“礼拜帽”唱一首回族民歌《花儿与少年》……在七(8)班《运河共润回汉情》“运河思政”课上,地理、历史、语文、音乐老师齐上阵,带领同学们领略由大运河串联起的回汉两个民族之间的深厚情谊。“运河畔不仅有古色古香的历史老街东关街,还有富有民族宗教特色的普哈丁园。由此可见,扬州自古以来就是一个开放包容的城市。”课上,张研青从建筑、服装、饮食习惯等角度了解了扬州城里回族和汉族人民的世代交融,体会到“五十六个兄弟姐妹是一家”的民族感情,她感叹:“这堂思政课让我感到学科之间并不是割裂的,加深了我对家乡文化的了解,让我更加热爱家乡,也更为祖国缤纷多彩且包容的多民族文化感到骄傲!”

(记者 张玫莹  通讯员 易卫东 吴志强 季 帅 练瑞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