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知道了
亚欧非交融之海——地中海

主讲人:荆小平(南京市社科联研究员、博士生导师)

地中海因地处亚、欧、非三大洲之间而得名。地中海东西长约4000千米,是世界最大的陆间海。它西经直布罗陀海峡通大西洋,东北以土耳其海峡连接黑海,东南经苏伊士运河出红海,是沟通大西洋和印度洋的重要交通要道,被称为海上交通枢纽。我国古籍《岭外代答》称其为西大食海。

中国古迹中频现

地中海文化元素

古代中国很早就通过丝绸之路与地中海国家建立了经济文化交往,并通过这些国家进一步扩展了与整个欧洲的友好往来。古罗马在我国汉代被称为大秦,公元97年,班超曾派甘英出使大秦。

在我国内地和沿海许多地区的古迹中曾发现大量来自地中海地区国家,如埃及、希腊、土耳其、意大利等国家的金银制品、玻璃、饰品等。在新疆,曾发现过许多来自地中海地区的毛织品残片,上面有希腊风格的马人图案;广州和山东出土的西汉时期的银器也有来自古罗马的。

张骞通西域后,西方国家将鸵鸟蛋及鸵鸟作为贡品送到中国。随后鸵鸟的形象出现在中国的古迹和各种艺术作品中。在汉代的画像砖、画像石中,还可以看到由西方传入的杂技魔术。

文化交流推动古代中国科技发展

在希腊、罗马,由于妇女对丝绸衣服情有独钟,丝绸对希腊、罗马人具有极大的吸引力。在我国唐代的诗歌中,就有很多是描述骆驼商队驮着丝绸往西贩运的场景,比如,张籍在《凉州词》中写道:“边城暮雨雁飞低,芦笋初生渐欲齐。无数铃声遥过碛,应驮白练至安西。”

唐代的长安,还有来自希腊、罗马的景教徒活动。景教是基督教的一个分支。据记载,贞观九年(635年),景教徒到达长安,他们带来了很多实用技术,并将医疗活动推广到唐代的上层乃至朝廷内部。希腊古代医学的穿颅术曾长期流行于地中海东部,在唐代被景教徒传入中国,高宗皇帝就做过这种手术。景教徒还将希腊-拜占庭天文知识介绍到了中国。

汉唐中国与希腊、罗马世界的交流,一是国与国之间的使节,二是做买卖的商人和旅行者,三是宗教人士。在当时,以这三方面进行的东西方文化交流,对双方的文化发展都产生了重要的影响。

水城威尼斯——马可·波罗的故乡

威尼斯是意大利最大的港口之一。威尼斯由118个小岛组成,并由177条水道和401座桥梁连成一体,故有“百岛之城”和“世界水城”之称。

通过海上丝绸之路,威尼斯城与我国有着久远的文化交流。当时有三支主要航海势力:阿拉贡、热那亚和威尼斯,它们经由亚历山大和开罗来经营与东方的贸易,其中威尼斯依靠这种贸易积累了大量的财富。那时,威尼斯与中国交往密切。从威尼斯出发来中国的商人和传教士络绎不绝。像马可·波罗这样的商人,都通过经营中国丝绸和鞑靼织物发了财。教皇和各国皇帝们死后都身着中国丝绸下葬。

历史上,我国明朝的郑和船队抵达地中海沿岸后,有一些船只远航到威尼斯。据记载,1434年郑和船队返航时,有一支达尔马提亚人船队加入进来,他们到达中国后又继续向太平洋航行。后来他们从中国返回达尔马提亚时,还带回一张中国人制作的美洲地图。

随着我国与西方国家的文化交流日益扩大,威尼斯在加强中意友好交流中扮演了十分重要的角色。2012年3月,我国杭州市在意大利威尼斯举办了“杭州日”活动,展现东西方文化交流与旅游合作,对开启海上丝绸之路的新征程产生了积极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