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春晖
“春风又绿江南岸”,春天来了,于是大自然又变得满眼绿色。时尚界曾将“草木绿”定为流行色,但严格说来,绿色从人类以树叶蔽体时起,就已是流行色了。“绿意盎然”是人们形容春天生命勃发时使用频率颇高的词。
在植物身体里,可不止叶绿素一种色素,还含有类胡萝卜素、花青素等其它颜色的色素。而且植物体内的各种色素含量的多少,也不是一成不变的。通常在春夏时,叶绿素的含量在植物体内绝对碾压其它色素,所以植物就是绿色的。可进入深秋后,光照时间,空气的湿度、温度等发生了巨大变化,好些植物体内的叶绿素数量也会大大下降,被其它异军突起的色素反超,这就是为什么“霜叶红于二月花”,那时大自然的流行色也变成金黄或红色啦!
植物的绿色叶片会变成其它色彩,神奇的是,五颜六色的花儿也有可能变回绿色!春天,樱花怒放之际,就有可能冷不丁地发现,有的花朵的颜色竟然是绿色的,模样像小叶片,这种现象叫做“叶化”。紫罗兰也会出现这种“叶化”,深紫色的花朵丛中,会有那么一朵好有个性,明明该长雌蕊的地方,硬是竖起一对兔耳朵般绿绿的叶尖儿!有人说,花本来就是进化过程中由叶片演化而来的,“叶化”肯定是“返祖”;还有人说,这是菌类导致的;还有基因学上的解释。总之,一片薄薄的普通绿叶,便浓缩了太多自然的神秘,等着人类更深入地了解呢。
(本栏目由江苏省科普作家协会协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