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知道了
是书友,更是“导师”

海安市城东镇西场小学璞玉文学社 杨 孟  指导老师 于九军

很小的时候,爸爸在我眼中是个怪人,因为他总爱捧着一本书,时而作苦思状,时而微笑颔首,真是叫人费解!爸爸在人前一向内向,可当他面对书时,竟会有如此丰富的表情。“书究竟有什么吸引您的地方呀?难道比看电视还有趣吗?”我忍不住问爸爸。他笑着告诉我:“书里面有全世界,要不你也试试看?”

“好呀!”我果断加入爸爸的行列。可刚开始,是极不情愿的——书上除了字,便是并不多的图,哪比得上画面灵动的电视呢?看电视,我只需要带上耳朵和眼睛,可看书不仅是看,更要思考:马小跳为什么总跟路曼曼对着干?肖晓为什么要把林茜茜带出去呼吸新鲜空气?……我并没有立刻被书吸引,可当我渐渐习惯了在看的同时多思考,我才体会到爸爸所说的“全世界”的意义:只有经过认真思考、仔细咀嚼内容,才能真正入脑入心,成为我构建自己小世界的“素材”。

“光看和想还不够,还要动笔!”爸爸又向我传授一招。他还说,整理读书笔记能加深记忆,还能在抄写的同时激发出自己的灵感和观点。因为喜欢摘抄书中的经典词句,我收获的不光是三大本书摘,更是多次作文高分!我夸奖爸爸道:“怪不得您单位的叔叔阿姨都说您言语不多,但‘下笔如有神’呢!”

最近,我迷上了《假如给我三天光明》,我将阅读体会分享给爸爸听,他继续启发我:“你可以将自己的感受写下来,还可以试着创作‘假如我有三天黑暗’!”这可真是个不错的建议。瞧,我的爸爸就是这样一位沉默爱思考的书友,同时他也是我读书路上最好的“导师”。